雖然全球市場在以網購為主力的電子商務影響下,電子消費品行業的淡旺季分別已經不那么明顯,但每年的二季度依然繼存了傳統淡季的很多特點:整個產業鏈的營收和盈利都處于收縮期。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受全面屏顯示技術的影響,以及蘋果iPhone XR智能手機的熱賣,LCD行業對于可實現超窄(下巴)邊框的COF模組封裝技術需求,也達到了歷史最高的階段。
為了爭搶行業產能,據李星了解,國產品牌手機華為、OPPO、vivo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就跟上游廠商鎖定了COF的產能,以滿足2019年新發布機型的需求。
然而整個2019年一季度發布的新機型中,卻少有搭載了COF顯示屏產品的機種上市,絕大部分新發布的國產品牌手機,都還是基于COG技術的“長下巴”全面屏手機。
據行業消息人士透露,雖然國產品牌手機華為、OPPO、vivo早已經鎖定了行業上游的智能手機面板COF產能,但由于整個產業鏈對LCD顯示屏的COF產能增長預期并不看好,上游供應鏈廠商并沒有真正的擴產計劃,導致行業真正的COF產能供應,很難維持這些品牌的訂單需求。
為了不被COF產能影響出貨速度和出貨規模,國產品牌手機廠商在主力機型上,都不約而同的避免了使用COF封裝工藝,使得實際的智能手機上游COF產能處于空置狀態。
隨著蘋果的LCD主力供應商JDI出現運營危機,并有對外出售股權與控制權的跡象,外界猜測蘋果可能會提前完成蘋果手機從LCD往OLED顯示技術的轉換。
而蘋果的COF供應商頎邦出清安卓陣營COF供應商易華電的股份動作,則被視為頎邦可能得到了蘋果手機將可能會提前放棄LCD顯示屏的確切信息。
實際上今年二季度安卓陣營COF采購訂單到現在都還不明確的現象,則被上游供應鏈解讀為LCD COF封裝工藝將被安卓陣營品牌手機廠商全面放棄的信號。
對于國產品牌手機廠商來說,LCD COF封裝工藝成本高昂、供應鏈綿長、產品加工難度高、生產效率低、產品良率低、產業鏈國產化程度低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各品牌廠商的供應鏈管理階層,讓工程人員和采購人十分頭疼。
對此,有行業分析人士對李星表示,如果今年二季度LCD COF封裝工藝在國產品牌手機廠商那得不到明顯的突破的話,COF封裝工藝被整個行業拋棄將成為事實。
而隨著行業柔性OLED手機面板產能逐步釋放,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高端機型直接跳過LCD COF顯示屏,直接轉向FOP或COP柔性OLED顯示屏。
除了產能供給不足的COF封裝外,已經連續多年產能供給過剩的偏光片行業,也遭遇了行業價格繼續穩中有降的局面,走出了跟一季度偏光片廠商積極宣傳的漲價行情基本上相反的趁勢。
由于中國內地多條高世代電視面板線的產能陸續開出,加上去年投產的部分偏光片產線產能爬坡速度不如預期,偏光片的上游供應鏈部分廠商在今年一季度開始積極推動偏光片漲價事宜。
特別是京東方為了獲得較穩定的產能供給和較低的采購價格,在一季度頻繁與各偏光片生產廠商交涉,希望得到in-house偏光片合作,或者包下整條產線產能。消息傳出后,上游供應鏈企業更加希望能借此機會,在中國內地市場上首先解決多年偏光片價格偏低的行業難題。
中國內地的偏光片國產化水平還比較低,偏光片擴張產能與迅猛增長的LCD產能越來越不匹配,國產偏光片產能供給缺口持續加大。
然而即便是如此,全球全行業偏光片產能供過于求的局面,在2019年將仍然繼續。有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偏光片的實際產能仍高出市場實際需求約5%~7%,雖然相比往年偏光片的實際產能高出市場實際需求約10%的局面有所改觀,但市場供過于求的局面仍裝繼續保持。
實際上,2019年一季度除了那些在高端智能手機偏光片產能上,在行業短期的結構性產能供應緊張情況下,營業業績有所增長,并實現了扭虧為盈外,其它供應電視面板偏光片的廠商和低端智能手機LCD顯示屏偏光片的廠商,仍然難逃虧損的局面。
有消息稱,由于很難在電視在板偏光片上獲利,全球領先的偏光片廠商LG化學有意出售其建設在中國國內的所有偏光片產能。這充分說明中國國內的偏光片業務,并不如人們想象的那么有利可圖。
目前雖然中國國內的面板產能仍然在持續擴張中,但從全球市場上來看,上一個液晶周期在臺、韓境內建設的7.5代、8.5代面板線都已經接近其使用壽命。也就是說這些達到使用年限的面板產線將陸續關閉退出市場,全球面板產能總體供給量增長其實十分有限,因此偏光片產能過剩的局面,基本上很難改觀。
相比行業運行狀況要好于預期的今年一季度產業行情來,LCD供應鏈二季度可能有點愁?COF可能被棄,偏光片價格也漲不起來,原來設想的行業利好局面,到現在為止還看不到真正出現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