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磨料磨具行業出口受春節假期和海外市場需求下降的雙重影響,出現了量、價雙降的情況。
根據海關數據顯示:棕剛玉、其它人造剛玉、碳化硅、磨具等四類主要產品出口總量35.29萬噸,同比下降0.52%,環比下降17.33%;其中棕剛玉出口量11.18萬噸,同比上升21.35%,環比下降12.98%;其它人造剛玉出口量8.42萬噸,同比下降18.05%,環比下降18.68%;碳化硅出口量6.94萬噸,同比下降14.49%,環比下降28.6%;磨具出口量8.74萬噸,同比上升11.23%,環比下降10.37%。
在出口金額方面,一季度出口總額為46501萬美元,同比下降7.81%,環比下降12.91%。
從出口情況看,行業產品的出口量從四季度的高位回落,這里面有二月份作為行業傳統淡季的影響,同時,也是受去年海外市場搶在特朗普上臺之前加快備貨,導致前值過高的影響。
再來看下從2022年到2025年一季度的月度出口情況:
從上面圖中可見,行業產品的出口量的峰值出現在2022年和2024年的二、三季度,從側面反應出行業產品出口與疫情的關聯性不大,且總體上每年的出口量保持了穩中有進的態勢,說明我國磨料磨具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用量相對固定,同時在中短期內具備較高的不可替代。與出口量穩健增長相對的,是出口額的連續下降,可以看到除了價值較高的磨具產品外,其它三類磨料產品的出口額自2022年開始始終在低位徘徊。
據測算,我國磨料磨具產品產量占到全球的85-90%,其中40%的產品用于出口,可以說中國是全球最為重要的磨料磨具輸出國,因此,在全球制造業格局沒有較大變動的前提下,行業產品向外輸出供給全球的形勢不會發生改變,但是在龐大的出口量下,我們卻沒有掌握話語權,各類產品出口均價一降再降,究其根本,還是由于國內龐大的傳統市場需求,隨著房地產行業的萎靡正在逐步收窄,導致行業內卷的問題已經顯現在出口貿易上。有不少企業反饋,寧愿價格低一點做外貿,也不愿意做內貿,核心原因就在于海外貿易有比較穩定的回款。
再來看一季度出口前十名國家和地區分布情況:
從出口國家和地區看,美國對我產品的總需求量仍占比第一,但隨著特朗普政府開始打貿易戰,企業普遍反饋二季度的出口訂單明顯減少,如果中美雙方沒有進一步談判的意向,那么行業產品對美出口將在5月停滯,并且美方現在對其他國家也采取只要含有中國制造的成分,就要加征高關稅的政策,進一步降低了其它國家對我產品的采購意愿,預計行業出口形勢將在二季度迎來挑戰。雖然有危機,但無需過度擔心,從實際情況出發,美國國內制造業空心化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僅從磨料磨具行業看,想要購買碳化硅、剛玉類產品,就必須找中國,美國在短期內不可能找到滿足需求的替代國。
隨著逆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劇,有不少企業負責人有海外建廠的規劃,但脫離了中國制造業的系統優勢,企業能否成功出海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綜上,一季度普通磨料磨具內需外貿均處在供需雙弱的態勢,企業應采取謹慎經營的策略,緊扣“創新發展”的主題,加快產品結構升級,避免內卷情況的進一步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