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日發布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9%,環比回落0.5個百分點。PMI指數經過3月短暫回升后,再次延續回落勢頭,顯示出伴隨著我國經...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日發布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9%,環比回落0.5個百分點。PMI指數經過3月短暫回升后,再次延續回落勢頭,顯示出伴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制造業經濟增長處在適度回調過程之中,經濟增速和通脹壓力均出現趨緩跡象。 PMI是國際上通行的宏觀經濟監測指標體系之一,對國家經濟活動的監測和預測具有重要作用,通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PMI高于50%,反映制造業經濟擴張,低于50%,則反映制造業經濟衰退。
數據顯示,反映供應的生產指數55.3%,比3月回落0.4個百分點;反映需求的新訂單指數為53.8%,比3月回落1.4個百分點;反映外貿形勢的進口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也雙雙下降,其中,進口指數為50.6%,比3月下降1.4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1.3%,比3月回落1.2個百分點;而反映產品成本的購進價格指數則降幅最大,4月下降2.1個百分點至66.2%。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分析指出,4月份PMI指數回落與需求變化趨勢相同,一季度消費、出口增幅均出現回落。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可能預示出口增速繼續降低。特別是需求增長減慢導致庫存調整,將引起經濟增速下降的可能性增加。
“另一方面,宏觀調控對于控制通脹效果也已顯現。雖然當前通脹壓力依然較大,不過未來一兩個月通脹壓力有望越過峰值,壓力逐漸趨緩。”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說。
在蔡進看來,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經濟增速趨緩、通脹壓力趨緩的“雙緩趨勢”將是二季度中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