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3年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今年以來,原材料司面對國內外經濟環境復雜多變、行業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的嚴峻形勢,認真落實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堅決貫徹部黨組決策部署,認真履行職責...
2013年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今年以來,原材料司面對國內外經濟環境復雜多變、行業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的嚴峻形勢,認真落實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堅決貫徹部黨組決策部署,認真履行職責,攻堅克難,開拓創新,開展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努力保持行業穩定增長,積極推進結構調整,總體上各項重點工作取得較好成效。
(一)著力提升原材料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努力保持穩定增長
針對去年以來受國際國內經濟環境影響,原材料工業生產增速回落、利潤大幅下降、經營壓力明顯加大的情況,發揮熟悉行業、貼近企業優勢,加強行業運行監測分析,提出了相關政策措施建議,促進行業平穩較快發展。加強化肥、農藥行業協調,確保滿足農業生產需要。結合當前行業發展變化,組織開展鋼鐵、石化、有色金屬、建材等“十二五”規劃的中期評估。完成2013年技改項目的評審,在行業管理實際工作中加強對項目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
(二)積極化解產能過剩矛盾,推進原材料工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全面梳理全國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產能,進行摸底調查,分析產能過剩的深層次原因,研究化解的思路和措施,提出了產能利用率合理目標,重點研究已建成產能的處理方案,以及各行業的分業施策內容,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務院已發布實施。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鋼鐵、水泥等行業的結構調整。積極推進鋼鐵上下游合作,推動發展綠色建材。
(三)加快培育和發展新材料產業
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2013年新材料研發與產業化專項,支持了碳纖維復合材料等領域。會同有關部門推動新材料科技重大專項,啟動實施方案編制工作。印發《新材料產業標準化工作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15年,完成200項重點標準制修訂工作,立項并啟動300項新材料標準研制,開展50項重點標準預研究,基本解決新材料產業標準缺失和滯后問題。發布《加快推進碳纖維行業發展行動計劃》。啟動2014年新材料產業博覽會籌備工作。進一步加強行業管理,編制發布2013年新材料年度發展報告,研究組建新材料產業聯盟和新材料產業信息監測工作機制的總體思路。
(四)進一步改善和加強原材料行業管理
認真貫徹十八屆二中全會精神和國務院關于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積極推進行政審批改革,取消和下放了冷軋鋼、乙烯改擴建、化肥、黃金、稀土深加工等一批項目核準權限。公告符合鋼鐵行業規范條件的企業名單,符合氟化氫、合成氨、磷胺等行業準入條件的石化化工企業名單,符合鎢、錫、銻、鉛鋅等行業準入條件的有色企業名單,符合水泥、平板玻璃、螢石、巖棉、防水卷材、石墨等行業準入條件的建材企業及生產線名單,對重點企業進行了實地檢查。起草氟化工、煤制甲醇及烯烴、輪胎、涂料等重點行業準入條件。發布《關于促進耐火材料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鋁行業規范條件》、《建筑防水卷材行業準入條件》、《二硫化碳準入條件》、《建筑衛生陶瓷行業準入標準》。
(五)繼續深入推進稀土工作各項任務的落實
推進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下達稀土生產總量控制計劃,加大執行情況檢查力度。整頓行業秩序,始終保持打擊稀土違法違規行為的高壓態勢,會同公安、國土、環保等7部門聯合開展了打擊稀土開采、生產、流通秩序專項行動,各地按要求對涉及稀土開采、生產、流通的1500多家企業逐一核查整頓,關閉了一批違法企業,責令一批企業停產整改。繼續推進稀土行業準入工作,今年公告了第四批5家稀土企業。努力發揮稀土辦的牽頭職責,組織召開2次部際協調機制辦公室和聯絡員會議。
(六)認真做好禁化武履約工作
按照《禁止化學武器公約》規定,向國際禁化武組織提交了2012年年度宣布和2014年預計宣布。扎實做好接受現場國際核查工作,全年共接受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對我工業設施的26次現場核查,全部順利通過。切實落實《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賦予的各項管理職責,依法從嚴審查監控化學品新建項目。對日遺化武銷毀核查提供了支持和協助,繼續維護了我國認真履行國際承諾的負責任大國形象。
2014年工作思路和措施
2014年,原材料工業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全會和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部黨組確定的工作重點,牢牢抓住化解產能過剩這一“牛鼻子”,繼續深入落實工業轉型升級規劃和原材料工業“十二五”規劃,著力解決制約原材料工業科學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積極推進兼并重組、淘汰落后、技術改造、節能減排、兩化融合和軍民結合,努力保持原材料工業持續平穩增長,不斷提高原材料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一是緊緊圍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以改革帶動原材料工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緊密結合原材料工業實際,努力促進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把工作重點轉到營造公平市場競爭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方面,繼續深化職能轉變,加強宏觀引導,推進項目審批權的下放,減少微觀事務管理,充分發揮行業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的引領作用。
二是緊緊圍繞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加快推進原材料工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深入落實《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分行業制定和實施鋼鐵、電解鋁、水泥和平板玻璃的具體落實方案,力求取得實效。
三是緊緊圍繞新材料政策措施的落實,加快培育和發展新材料產業。推動完成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方案的編制論證,力爭盡早實施。組織實施2014年新材料產業化專項,以企業為主體突破一批重大工程急需的關鍵材料品種。舉辦好第三屆中國新材料產業博覽會,加快組建碳纖維等新材料產業聯盟。
四是緊緊圍繞稀土企業集團組建,繼續深入推進稀土工作各項任務的落實。按照有關要求,會同有關部門就組建集團的總體方案進行布置落實。建立輕稀土和中重稀土打擊違法生產區域聯動機制,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堅決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加強稀土準入和總量控制計劃等重點環節管理。組織實施好稀土專項,加快提升稀土開采、冶煉和應用技術水平。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加快《稀有金屬條例》立法進程。
五是緊緊圍繞行業發展實際,切實加強對原材料工業的管理和指導。繼續完善原材料行業管理政策規章和技術標準體系,加快制修訂發布一批行業準入條件,繼續公布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名單,開展對已發布準入條件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規范行業運行,積極發揮產業政策對財稅、金融、土地、貿易等政策的聯動作用。加強稀有金屬、碳纖維、螢石、輪胎、氟化工等重點行業管理。加強化肥農藥行業管理工作,保障農業需求。
六是緊緊圍繞接受禁化武國際核查,做好監控化學品管理等相關工作。加強與禁化武履約部際聯席會議各單位的協調與配合,做好接受現場國際核查工作。落實《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加強和改善監控化學品行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