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花開花謝又一年。告別2016年,踏上2017年的新征程。在新的一年里,全球汽車業(yè)想必不會風平浪靜。大眾“排放門”是否還會再起波瀾?豐田汽車能否保住冠軍寶座?俄羅斯、中國、印度和巴西...
花開花謝又一年。告別2016年,踏上2017年的新征程。在新的一年里,全球汽車業(yè)想必不會風平浪靜。大眾“排放門”是否還會再起波瀾?豐田汽車能否保住冠軍寶座?俄羅斯、中國、印度和巴西能否再現(xiàn)“金磚四國”昔日榮光?備受矚目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TPP)會被美國候任總統(tǒng)特朗普攪黃嗎?英國退歐將導致歐洲車市走向何方?一切都是未知數(shù),我們從市場、企業(yè)、政策等角度出發(fā),試著尋找答案。1、大眾錢包何時不再“出血”?
大眾“排放門”自2015年9月曝光以來,不僅給大眾集團造成巨大的名譽損失,還給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賠償、訴訟層出不窮。 2016年10月,大眾集團與美國監(jiān)管機構就2.0升柴油車超標問題達成和解協(xié)議,和解金高達147億美元。不過,事情并沒有結束,近日,大眾集團就8萬輛3.0升柴油車超標問題與車主達成原則性協(xié)議,同意進行賠償。美國監(jiān)管機構和大眾均未透露具體金額,但路透社稱,大眾此次可能要再支付10億美元。 除美國外,2016年12月中旬,大眾集團與加拿大當局達成協(xié)議,同意最高支付16億美元,用于民事罰款、回購或修復問題車輛、賠償車主等。再加上向經銷商、州政府、車主代理律師支付的金額,到目前為止,大眾集團在北美市場至少需要付出180多億美元才能渡過難關。
“排放門”給大眾帶來的劫難還遠遠沒有結束。2016年12月初,韓國政府對大眾韓國分公司高管提起訴訟,并對大眾處以373億韓元的罰款。與此同時,歐盟方面也開始采取行動。歐盟委員會近日宣布,考慮對英國、德國、西班牙、盧森堡、捷克、希臘和立陶宛七個成員國采取法律行動,因為這些國家未能在“排放門”曝光后及時對大眾作出處罰,對汽車尾氣排放問題監(jiān)管不力。上述成員國有兩個月的時間作出回應,但如果回應無法讓歐盟滿意,歐盟委員會將訴諸歐洲法院。大眾或將在歐盟面臨新一輪的巨額賠償。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在接連“大出血”后,大眾集團也有點扛不住了,開始削減成本并調整新車戰(zhàn)略。大眾能否在2017年徹底了結“排放門”?讓我們拭目以待。
2.2017年全球銷量冠軍花落誰家?
從全球銷量看,近年來,豐田、大眾和通用牢牢把持著前三甲的寶座,其中豐田和大眾一直在激烈角逐冠軍寶座。
從2012年到2015年,豐田連續(xù)四年占據(jù)全球銷量冠軍寶座,但其與大眾集團的銷量差距一直在不斷縮小,并很有可能在2016年出現(xiàn)反轉。2016年1~11月,大眾集團全球銷量為937.9萬輛,豐田全球銷量為921.9萬輛,相差16萬輛,大眾力壓豐田躍升2016年全球銷量冠軍幾乎已成定局。
近日,豐田表示,其2017年全球銷量預計為1020萬輛,與2016年預期銷量相比增長1%。豐田的全球銷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在美國市場的表現(xiàn)。由于油價下跌,北美市場上轎車及環(huán)保車銷售不振,豐田也受到不小的沖擊,因此,豐田在美國加大了SUV和皮卡的攻勢。
再看大眾,“排放門”丑聞對其銷量造成沖擊,但依賴其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大眾扳回了一局。不過,2016年中國車市增速較快主要得益于小排量車購置稅減免政策。從2017年開始,購置稅將按7.5%征收,雖然看起來仍有優(yōu)惠,但優(yōu)惠幅度較2016年下降一半。大眾2017年在華表現(xiàn)能否超過2016年還未可知。
這樣一來,2017年全球銷量冠軍頭銜究竟花落誰家,還存在很多變數(shù)。但可以預見的是,汽車制造商之間勢必會迎來更加激烈的廝殺。
3.“金磚四國”能否重拾往日輝煌?
俄羅斯、巴西、印度和中國被稱為“金磚四國”,本是全球車市中耀眼的明星,但最近幾年,“金磚四國”似乎有點名不副實了。
俄羅斯和巴西在陷入經濟危機后,其車市遭受嚴重打擊。面對日益惡化的市場環(huán)境,不少跨國車企不得不采取退市、暫停投資、停產等措施來應對銷量持續(xù)下滑的局面。盡管如此,大多數(shù)車企依然選擇在這兩個市場堅守。不少分析機構預測,巴西車市有望在2017年下半年復蘇。為提升汽車銷量,俄羅斯工業(yè)和貿易部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追加補貼、實施汽車報廢計劃、提供租賃優(yōu)惠和貸款等。俄羅斯工業(yè)和貿易部預計,2017年俄羅斯車市有望復蘇。
在新興市場中,中國和印度的表現(xiàn)稍好。不過,2015年中國車市進入低速增長新常態(tài),一度出現(xiàn)下滑,2016年得益于小排量車購置稅減免政策的拉動,車市才重新恢復高速增長。上述政策在2017年將會延續(xù),但優(yōu)惠幅度不如2016年。中國車市2017年的增速能否與2016年相媲美還不好說。
印度市場整體的表現(xiàn)還不錯,近一兩年,印度新車月銷量增幅一直不低,有時甚至可以達到兩位數(shù)。2016年4~11月,印度乘用車累計銷量同比增長9.84%,商用車累計銷量同比增長4.66%。不過,需要警惕的是,2016年11月,印度商用車單月銷量出現(xiàn)13%的下滑。雖然業(yè)內人士對于2017年的印度車市普遍持樂觀態(tài)度,但銷量下滑終歸不是一個好的征兆。 “守得云開見月明”,預計2017年新興市場的整體形勢將會有所改善,但恐怕很難重拾昔日輝煌,尤其是俄羅斯和巴西,畢竟“元氣大傷”后還需不少時日才能恢復。
4.TPP會“黃”嗎?
在美國總統(tǒng)大選中獲勝后,候任總統(tǒng)特朗普在社交媒介上公布了“百日行動計劃”,并揚言上任第一天就將發(fā)布意向書,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TPP)。特朗普宣布將退出TPP后,日本參議院立即表決通過了TPP,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更表示,將努力說服特朗普改變決定。
美國和日本對待TPP的態(tài)度為何差異如此之大?這要從TPP對兩國貿易的潛在影響說起。TPP共有12個成員國參與,自2010年談判開始,美國和日本一直起主導作用。TPP致力于取消包括汽車、農產品、化學品及消費品在內的一萬多項產品關稅,實現(xiàn)區(qū)域內貿易零關稅。2015年10月,TPP基本達成,日本汽車業(yè)一片歡呼聲,而美國汽車制造商和全美汽車工人聯(lián)合會(UAW)則表示強烈反對。
從選舉階段開始,特朗普就一再表示反對TPP,將其稱為“潛在的災難”,認為TPP將和《北美自由貿易協(xié)定》(NAFTA)一樣,導致美國汽車業(yè)工作機會外流。一旦美國退出TPP,那么TPP的效果和影響力勢必會大打折扣。現(xiàn)在的關鍵在于,日本政府能否說服特朗普改變決定。
5.英國退歐是否會導致歐洲車市復蘇中斷?
自2015年以來,歐洲車市一直在逐步復蘇,這從歐洲主要市場和主要汽車制造商的銷量數(shù)據(jù)就可以看出來。不過,不少車企對于未來的歐洲車市表示擔憂,原因就是英國退歐。
在2016年6月英國舉行的全民公投中,退歐陣營獲勝,英國退歐成為定局。英國首相日前也明確表示,將于2017年3月前啟動退歐談判。盡管英國完成退歐還需數(shù)年,但對于車企而言,英國退歐將會帶來很多不確定性,也給歐洲車市的前景蒙上了陰影。
歐洲央行認為,英國退歐將對歐元區(qū)的各國造成影響,可能會抑制多國經濟增長,歐洲央行不得不將利率維持在零利率或負利率,以刺激消費,拉動經濟。
不少汽車分析師認為,英國退歐將給歐洲乃至全球汽車業(yè)帶來巨大沖擊,可能導致車企在英國乃至歐洲的銷量出現(xiàn)下滑,同時成本上漲。摩根士丹利認為歐洲車市非常依賴英國,尤其是在西歐市場,英國占整體銷量的20%,因此英國退歐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英鎊疲軟將成為2017年歐洲車市的關鍵性危機。英國退歐是否會像分析師預測的那樣,中斷歐洲車市的復蘇進程?一切都要看退歐談判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