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近日發布,上半年全國貨物出口同比增長28.1%,其中實現出口翻番的汽車產業最為亮眼。盡管全球汽車行業面臨芯片荒、電池荒等各種供應鏈危機,但中國汽車出口卻迎來罕見的“大爆發”,上半年全國汽車出口82.8萬輛,同比增長1.1倍。
全國82.8萬輛出口汽車中,上汽集團實現出口26.5萬輛,一家企業占比達到全國汽車出口總量的三成以上,穩居全國第一,同時其112.8%的出口增速也超過全國水平。
目前已公布半年銷量的國內車企中,奇瑞、長安、長城、吉利分居汽車出口2至4位。奇瑞上半年出口11.9萬輛,同比增長近1.7倍,半年超過去年全年出口總量。另三家車企半年出口均在10萬輛以下,但均實現快速增長。
中國汽車出口既有自主品牌汽車,也有在國內生產的合資、外商獨資企業汽車出口。而這一輪中國汽車出口迅猛增長,主要拉動力來自自主品牌。
上汽集團上半年26.5萬輛出口中,除去合資品牌汽車出口,以名爵和大通為主的自主品牌汽車出口總量達16.6萬輛,同比增132%,自主品牌出口占全集團比重從去年全年的57%提升到了62%。僅以16.6萬輛的自主品牌出口計算,上汽集團也大幅領先于國內其他汽車企業。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出現翻番,一方面是因為近年來中國以新能源車為代表的產品增勢迅猛;另一方面,作為長產業鏈行業,汽車產業由于缺芯等問題造成全球減產,而產業鏈相對完整的中國則在保障全球供給中承擔更大的責任。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也認為,中國自主品牌車企在應對缺芯問題方面做得更好,因此出口增長絕大多數來自自主品牌的貢獻。
“預計7月下旬芯片供應短缺問題可以緩解,今年三季度到四季度基本能恢復正常?!鄙掀瘓F董事長陳虹最近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大規模缺芯是全球汽車行業從未遇到過的問題,過去整車企業和芯片企業之間隔著供應商,危機爆發后,上汽已經與芯片企業建立了直接聯系,加快常規汽車控制芯片和智能芯片的雙重布局。
除了產業鏈優勢之外,中國汽車企業在海外疫情蔓延的情況下逆勢而上,抓住危中之機開拓新市場,也是汽車出口大增的重要原因。以法國市場為例,上汽名爵迎著疫情進入巴黎,短短20個月已在全法建立80家經銷網點,在其他跨國車企調整歐洲策略時,及時補位,滿足當地消費需求。得益于本地化的服務體系和品牌營銷,上半年上汽名爵海外銷量13.6萬輛,成為中國單一品牌海外銷量冠軍。
上汽大通上半年海外銷量2.2萬輛,同比增長高達281%,海外銷量占整體銷量比重已超27%。該企業去年底就制定了今年“上半年南半球,下半年北半球”的全球市場戰略動態部署,有效抓住了當前各大海外市場物流等領域的用車需求缺口。近期,5000余臺上汽大通車輛訂單正陸續發運,目的地均為英國、挪威、愛爾蘭等歐洲發達國家,此輪批量出口,創下中國品牌單一車型出口歐洲的最大批量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