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眾所周知,五金鑄造業(yè)一向是個管理粗放的行業(yè),應對原材料漲價就必須實行精細化管理。挖潛增效雖是老路子,卻是降低成本最行之有效的途徑。---提高勞動生產率是降低成本的先決條件。200...
眾所周知,五金鑄造業(yè)一向是個管理粗放的行業(yè),應對原材料漲價就必須實行精細化管理。挖潛增效雖是老路子,卻是降低成本最行之有效的途徑。 ---提高勞動生產率是降低成本的先決條件。
2002年行業(yè)內曾作過一項調查,被調查的大部分是一些經營有方的企業(yè)。其中,年產2000~5000噸鑄件企業(yè)的勞動生產率為15噸/人年;年產5000~10000噸/鑄件企業(yè)的勞動生產率為26噸/人年;年產10000噸~40000噸鑄件企業(yè)的勞動生產率為44噸/人年;年產1000噸左右鑄件的企業(yè),勞動生產率則在10噸/人年以下。而國外鑄造企業(yè)的勞動生產率早在20世紀80年代已達60~90噸/人年的水平,其中汽車鑄件超過100噸/人年。勞動生產率的國內外差距約在3~6倍之間,因而可以說提高勞動生產率大有可為,鑄件的成本也可隨之大大降低。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首要因素是提高生產機械化水平,采用新技術,擴大批量。我國與美國、日本和韓國的平均生產批量相差3~10倍,而勞動生產率相應也是很低的。目前企業(yè)體制改革和原材料漲價為我國五金鑄造企業(yè)提供了這方面的條件,小企業(yè)的倒閉,擴大出口,機械化的改造工程等等都為今后企業(yè)擴展批量提高勞動生產率打下了基礎。
---降低鑄件的廢品率是降低鑄件成本的有效手段。
長期以來,我國五金鑄造業(yè)存在著較高的廢品率,對降低廢品率下的功夫也不夠。這是由于降低廢品率的措施如脫硫、提高爐溫、加強檢驗與控制等等往往需要增加不少工作量和一次投入,一些企業(yè)寧可眼前不投入,卻看不到降低廢品率帶來的長遠利益。我國普通五金鑄鐵件的廢品率約7%左右,復雜件、高檔件約10%~15%左右,如果與發(fā)達國家鑄鐵件廢品率只有2%左右的數字相比,相差5%~13%。如果取平均值9%的比差,以一個年產一萬噸的鑄鐵廠為例,則為800噸鑄件的浪費;如果生產球鐵,以每噸5000元計算則為450萬元,平均到每噸鑄件上可以降低噸成本450元。用這筆錢搞一點脫硫設備,提高爐溫等,則會一勞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