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2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舉行了第二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授牌儀式。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等領導向省市代表授牌。為推進信息化與...
12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舉行了第二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授牌儀式。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等領導向省市代表授牌。 為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去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全國開展“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創建工作。首批62家示范基地已于今年2月授牌,示范效果初步顯現。第二批示范基地也已于近日完成評審、公示程序,天津濱海新區等66個產業基地正式被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此次授牌的示范基地在地區分布上,東部地區29個(占43.9%),中部地區15個(占22.7%),西部地區22個(占33.3%),至此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已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行業(領域)分布上,裝備制造工業領域20個,原材料工業領域17個,消費品工業領域12個,電子信息產業(含太陽能光伏產業)領域9個,生產性服務業領域1個。此外,為推動軍民融合式發展,第二批示范基地評審中對軍民結合產業給予了特別關注,認定了四川廣元、湖北孝感等7個軍民結合示范基地,這些基地是主要行業領域的“排頭兵”。
從各項指標看,66家產業示范基地在產業特色、集約程度、規模效益、創新能力、節能環保和安全生產情況、信息化程度、人力資源及教育培訓機構建設等方面均表現突出。77%的產業示范基地主導產業產值占主體園區比重一半以上;平均銷售收入達700億元,稅金總額30億元;平均研發投入比例為3.4%,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或研發機構平均達到3.3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或研發機構數量平均達到9.4家;職業教育或專業培訓機構平均有4.8家;綠色發展、安全發展等方面的指標普遍達到或優于國家或行業標準;得到了所在地政府政策和資金上的大力支持。
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是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工業由大變強的重要載體。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在前兩批示范基地創建工作基礎上,繼續總結經驗,加強管理、改善服務,積極研究支持基地創建和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大力推進示范基地創建工作。各地主管部門表示要把示范基地建設成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重要力量,成為建設工業強國的重要支撐,推動這項工作不斷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