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3年上半年,德國機床產(chǎn)值微增,訂單下滑,進出口率持續(xù)提高,產(chǎn)能利用率走低。一、成形機床和服務產(chǎn)值增幅略高2013年上
2013年上半年,德國機床產(chǎn)值微增,訂單下滑,進出口率持續(xù)提高,產(chǎn)能利用率走低。一、成形機床和服務產(chǎn)值增幅略高
2013年上半年,德國機床行業(yè)總產(chǎn)值為65.4億歐元,同比增長1%。其中,機床產(chǎn)值48.7億歐元,同比增長1%;切削機床產(chǎn)值36.3億歐元,與上年持平;成形機床產(chǎn)值12.4億歐元,同比增長2%;附件產(chǎn)值11.5億歐元,持平;組裝、維修和安裝5.2億歐元,增長4%。
2013年上半年,德國機床行業(yè)產(chǎn)能利用率為93.1%,低于上年同期的95.9%,7月底的產(chǎn)能利用率為92.6%。就業(yè)人數(shù)增至71495人,增幅3.2%,為2009年以來最高水平。
二、國外訂單降幅略小
2013年上半年,德國機床行業(yè)訂單為69.4億歐元,同比下降13%。其中國內訂單為22.5億歐元,同比下降19%;國外訂單46.9億歐元,同比下降9%。
2013年上半年的訂單存貨平均為7.7個月,低于上年的8.6個月,6月的訂單存貨為7.4個月。
三、內需降幅較大
2013年上半年,德國機床(不含組裝、維修和安裝)總產(chǎn)值為60.2億歐元,與上年同期持平;出口44.8億歐元,同比下降3%;進口13.5億歐元,下降16%;國內消費28.9億歐元,下降3%。
1. 進口率降幅較大
2013年上半年,德國機床出口率(出口/產(chǎn)值)為74.5%,同比下降2.8個點,但高于2012年全年平均水平。進口率(進口/國內消費)為46.8%,同比下降7.4個點,也低于2012年平均水平,說明德國國內設備投資減少。
2. 對中國機床附件出口增幅較大
在2013年上半年德國機床出口總額的44.8億歐元中,對中國出口12.1億歐元,同比增長6%,占出口總額的比例為27.0%,比2011年下降0.3個百分點。其中,對中國出口的機床整機為11.2億歐元,同比增長4%,占德國整機出口的29.3%;出口的機床附件9300萬歐元,增幅達到48%,再次成為最大出口國,占比為14.1%。
美國和俄羅斯仍為第二和第三大市場,但出口分別出現(xiàn)5%和7%的降幅。對匈牙利、斯洛伐克增幅也很大,反映出德國機床行業(yè)在東歐增加生產(chǎn)基地的趨勢。此外對土耳其、韓國和意大利實現(xiàn)兩位數(shù)以上增幅,對印度出口增長3%,墨西哥和巴西市場出現(xiàn)近30%的降幅。
機床附件出口方面,美國降至第二大出口市場,占附件出口總額的11.7%,同比下降26%;瑞士為第三大市場,占比9.2%,出現(xiàn)9%的降幅。
3. 進口來源地穩(wěn)定 中國第六
德國是世界第三大機床進口國,僅次于中國和美國,約40%的市場需求通過進口解決。2013年上半年,在機床進口的13.5億歐元中,瑞士仍是最大進口來源地,其次是日本、意大利、捷克和奧地利,中國升至第六位,首次超過美國,占比達到4.4,比2012年平均水平提高0.3個百分點,從中國進口的整機占進口總額的4.8%,附近占比為3.5%。
從整機來看,瑞士、日本、意大利、捷克、中國為前五大進口來源地;從附件來看,瑞士、意大利、捷克、奧地利、美國為前五大進口國,其中美國進口實現(xiàn)11%的增幅。
四、主要貿(mào)易產(chǎn)品分析
按照產(chǎn)值計算,2013年一季度,德國切削機床占機床總產(chǎn)值的55.8%,成形機床占比為18.7%,均有所下降。七大切削機床產(chǎn)品依次為:加工中心,車床,多工位組合機床,打磨、珩磨、研磨和拋光機,銑床,切齒機,激光、放電和超聲波加工機床,加工中心的占比微降至12.9%,多工位組合機床占比升至8.4%。在成形機床中,其它壓力機,彎曲、折疊、矯直或矯平機床(包括沖壓機),剪切機、沖孔和開槽機(包括沖壓機)產(chǎn)值較高。
從出口來看,上半年,德國切削機床出口增長1%,成形機床下降15%,占比分別降至66.0%和19.3%。主要出口產(chǎn)品為加工中心,打磨、珩磨、研磨和拋光機,車床,激光、放電和超聲波加工機床,銑床,切齒機;其中,加工中心出口實現(xiàn)8%的增幅,銑床增幅達到23%,打磨、珩磨、研磨和拋光機增長2%。成形機床中,只有其他壓力機和剪切機、沖孔和開槽機(包括沖壓機)實現(xiàn)增長。
從進口來看,上半年,德國進口切削機床中,只有多工位加工機床和銑床有所增加,成形機床中的金屬絲加工機增幅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