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以“智能制造”為主題的2013年上海市研究生學術論壇在上海大學舉行。據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透露,我國“863”計劃項目已建成為...
近日,以“智能制造”為主題的2013年上海市研究生學術論壇在上海大學舉行。據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透露,我國“863”計劃項目已建成為企業服務的“制造云”,利用這片“云”,航空、汽車等領域的工業設計變得更為智能、高效,將推動我國制造業的升級發展。李伯虎院士長期從事計算機仿真與計算機集成制造研究。2009年,在“云計算”方興未艾之時,他提出了“云制造”概念。所謂“云制造”,是一種基于各種網絡及其組合、面向企業進行服務的智能制造平臺。利用這種平臺,企業用戶無需招聘員工、購買昂貴的專業軟件和制造設備,只要通過平臺終端就能完成產品的設計、工藝、制造、采購、營銷等各個環節。李院士指出,將3D打印技術與云制造相結合,這條智能制造產業鏈會變得更加高效。
三年多前,我國“863”計劃項目—云制造技術研究啟動,該項目由28個單位的40個課題組協同攻關,目前已取得了一批成果。作為該項目的負責人,李伯虎院士告訴聽眾,航天科工集團開發了一個集成了300套機械、電子、控制等多學科大型設計分析軟件及其許可證資源的云制造服務平臺。以設計飛機起落架為例,企業用戶利用這個平臺,只需在終端上提出他們對產品的要求,該平臺就能很快把滿足用戶需求的飛機起落架設計出來。此外,項目組還開發了一個針對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云平臺,讓買不起專業軟件的企業向“云”購買低價服務,目前已使一些企業實現了可觀的盈利。“我們還成立了汽車行業的設計師聯盟,將設計云服務與3D打印技術結合,提升國內汽車制造企業的產品開發能力。”李伯虎說。
近日,工信部啟動了“工業云”創新服務試點,上海是首批試點的16個省市之一。李院士表示,基于云服務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平臺的建設,將助力于上海的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