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水泥、平板玻璃行業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的工作,1月21日,化解水泥平板玻璃行業過剩產能工作座談會在江蘇南京召開。會上,工...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水泥、平板玻璃行業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的工作,1月21日,化解水泥平板玻璃行業過剩產能工作座談會在江蘇南京召開。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長潘愛華發布了“化解兩行業產能過剩矛盾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到2017年底,將再淘汰水泥產能3億噸、平板玻璃產能3300萬重量箱。屆時,水泥、平板玻璃行業產能利用率將分別達到75%和80%以上,平均利潤率不低于制造業平均水平。”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工信部將從遏制產能增長、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推進兩化融合、規范行業準入、挖掘國內需求、拓展境外市場等諸多方面下手,化解水泥、平板玻璃過剩產能。
建立抑制產能長效機制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產能過剩成為一道緊箍咒,制約了水泥、平板玻璃行業的發展。2012年底,我國水泥、平板玻璃產能利用率分別僅為73.7%和73.1%,明顯低于國際通常水平,行業利潤大幅下滑,企業普遍經營困難。但受過分樂觀的市場預期以及地方政績觀等因素影響,行業仍有一批在建、擬建項目,產能過剩呈加劇之勢。
因此,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到2017年底,水泥、平板玻璃行業要初步建立抑制產能嚴重過剩的長效機制,項目合規建設,行業規范準入。
根據工作方案要求,2017年底前,各地區禁止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核準水泥、備案平板玻璃新增產能項目。同時結合“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因地制宜制定地區水泥工業結構調整方案(2013~2017)。河北、廣東、江蘇、山東、湖北、安徽、福建、重慶、四川、浙江、海南等重點產區和環境敏感區,還要制定地區平板玻璃工業結構調整方案。依據結構調整方案,加快清理違規項目,對確有必要建設的在建違規項目,要向工信部、發改委等部門提出申請;對已建成的違規項目,要提出整頓方案,報備工信部、發改委等部門。
國土資源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嚴禁為水泥、平板玻璃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提供用地空間和配置礦產資源,從源頭遏制產能過剩項目建設。同時加大對違規項目的清理措施。環保部將開展違規項目的環保認定和備案工作。
與此同時,工作方案還提出抓緊修訂水泥、平板玻璃準入條件,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及時指導地方核準水泥、備案平板玻璃建設項目。工信部將繼續公告符合準入條件的水泥、平板玻璃生產線和企業名單,并加大對已公告企業保持準入條件情況的督察力度,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營造公平市場環境。
潘愛華表示,今年,工信部將完成違規在建項目和違規建成項目的清理;公告3~4批符合準入條件的水泥、平板玻璃生產線和企業名單;修訂水泥、平板玻璃行業準入條件以及水泥產品標準,提高行業門檻。“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將在今年提前完成。
引導低標水泥退出市場
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原材料,水泥具有儲存期短、使用季節性強、銷售半徑短的特點。針對這些特點,工信部將著力壓縮水泥行業競爭乏力產能、調整產品結構和組織結構、拓展水泥窯功能。根據工作方案,2017年底前,水泥行業產能利用率將達到75%以上,低標號水泥逐漸退出市場。
未來,32.5復合水泥產品國家標準將被取消,資源綜合利用優惠政策將重點傾斜向42.5及以上標號的水泥、高性能混凝土以及利用水泥窯處置城市生活垃圾,以激勵企業生產高標號水泥、高性能混凝土和開展水泥窯協同處置。
據了解,目前我國32.5復合水泥約占總量的50%。大量低標水泥的存在,導致行業產能過剩加劇。同時低標水泥使得同等數量熟料產能因高摻雜比形成了更大規模水泥產能,進而惡化行業競爭格局。小粉磨站更是通過高摻雜比降低水泥生產成本,搶占市場份額,扭曲了正常的水泥價格。因此取消32.5復合水泥將有利于加快淘汰落后粉磨站產能,進而減少水泥總量。
此外,工信部鼓勵水泥骨干企業開展跨地區聯合重組,以水泥熟料為核心,加快產業鏈和價值鏈融合,聯合或并購粉磨企業和商品混凝土企業,延伸產業鏈,提高生產集中度,“整合一批”產能;同時強化粉塵、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和產品綜合能源指標約束,并率先在環境敏感地區執行,倒逼企業主動通過減量或等量置換,淘汰并“消化一批”競爭乏力的產能。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發布高性能混凝土評價標準、技術指南以及綠色生產規范,推廣高強高性能混凝土,會同工信部制定行業準入條件。
根據工作方案提出的目標,2017年底前水泥行業粉塵、氮氧化物排放量與2012年相比將降低40%以上,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下降12%以上,協同處置生產線占比達10%。
推動平板玻璃深加工
針對平板玻璃熔窯不能臨時停窯、產品易碎、銷售半徑短的實際,工信部將會同有關部門著力擴大平板玻璃產品綠色消費、優化產能結構和布局結構、發展功能性深加工產品。根據工作方案制定的目標,到2017年底,平板玻璃產能利用率將達到80%以上,深加工率將達到50%。
潘愛華指出,之所以將平板玻璃產能利用率目標設為80%,比2012年大幅提高近7個百分點,正是因為平板玻璃深加工潛力巨大。
因此,工作方案提出,要引導平板玻璃企業開展聯合重組,圍繞玻璃原片,促進要素向優強企業聚集,完善產業鏈,優化生產布局,逐步形成若干產業鏈完整、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強的企業集團。同時,聯合住建部修訂節能門窗、節能玻璃相關標準和應用規范,發布節能門窗和節能玻璃評價技術要求,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推廣使用節能門窗,采用低輻射中空玻璃,擴大平板玻璃消費。
據介紹,截至目前,我國平板玻璃總產能約為12.6億重量箱。其中,浮法玻璃占10.8億重量箱,生產線302條,其中在產242條,在產產能9.2億重量箱。
促進綠色建材工業園區建設
2014年,工信部將重點引導綠色建材工業園區建設,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率先發展綠色建材產業。
潘愛華在會上說:“要用發展來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而這個發展指的正是綠色建材。根據工信部與住建部等部門即將出臺的《綠色建材推廣應用行動計劃》,未來,綠色建材工業園區建設將得到國家專項資金支持。目前,河南、江西、安徽、山東等地已有相關規劃。
未來,隨著住建部《關于開展綠色農房建設的通知》的落實以及“建材下鄉”的推進,農村建筑市場對綠色建材等產品的潛在消費將被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