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繼此前高調進軍礦泉水、糧油等快消行業后,恒大地產(03333,HK)將多元化的觸角延伸到光伏產業。恒大地產于9月29日宣布投資900億元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后不久,10月7日晚,
繼此前高調進軍礦泉水、糧油等快消行業后,恒大地產(03333,HK)將多元化的觸角延伸到光伏產業。恒大地產于9月29日宣布投資900億元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后不久,10月7日晚,其與國藏集團(00559,HK)發布聯合公告稱,恒大與美國太陽能企業SolarPowerInc.(以下簡稱SPI)簽訂備忘錄,兩者擬以折讓約87%的價格、合計12億港元入股國藏集團。其中,恒大出資9.66億港元。如果交易完成,恒大地產將成為國藏集團第一大股東,所得資金用于發展太陽能業務。
香港粵海證券投資銀行董事黃立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受到政策扶持與上游產業鏈成本下降的利好影響,光伏電站自去年起開始受到資本追捧,巨大的產業空間是恒大看好的重要原因。但由于光伏產業前期需要巨額資金投入,鑒于地產行業本身的高負債特征,收購一個“殼公司”進行獨立營運并尋找融資機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此外,資本市場對于新能源的估值遠高于房地產,獨立營運有助于提高光伏公司的估值水平,為后續的股權融資打好基礎。
恒大將成國藏第一大股東
公告顯示,恒大地產、國藏集團及SPI訂立諒解備忘錄,國藏集團向恒大地產配發約308.13億股,占擴大后股本約73.59%,向SPI配發約74.64億股,占擴大后股本約17.83%。認購股份合共相當于國藏全部已發行股本約1064.92%,占擴大后股本約91.42%。
據悉,此次收購價約0.03港元/股,較國藏集團收盤價0.24港元/股折讓86.99%,此次交易的總認購價為12億港元。其中,恒大地產的認購價約為9.66億港元,如果交易通過,恒大地產將成為國藏集團的第一大股東。
資料顯示,國藏集團主要從事制造及買賣電纜、電線及銅桿,買賣及分銷酒類產品及上市證券投資。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公司自今年以來陸續出售上述資產以及上市證券。
“這是一個標準的買殼行為。”黃立沖表示,如果交易完成,恒大地產與SPI將控制國藏集團超過90%的股權,根據港交所的要求,將觸發全面要約收購條例。因此收購方需要向港交所申請豁免,即要在獨立股東大會上通過不實行全面要約收購的建議,從而保留上市地位。
公告顯示,恒大地產還同意認購SPI合計2174萬股普通股,總購買價約為3000萬美元,約占SPI全部已發行股份的3.95%。
資料顯示,SPI是一家在美國加州注冊的垂直整合光伏太陽能開發商,該公司擁有完整的太陽能發電設施和太陽能解決方案,主要為美國的工商業、政府、公用設施和住宅設施提供光伏發電系統。今年公司開始在歐洲、日本和中國開展業務。
看好光伏產業發展潛力
在相繼進軍礦泉水、糧油等快消行業后,恒大在新能源領域動作頻頻。9月29日晚間,恒大地產宣布在張家口投資約900億元建設92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包括在3年內投資建設60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廠項目、20萬千瓦工業園區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以及30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農業項目。
“光伏產業主要分成兩塊,一塊是上游的設備制造,主要是太陽能硅片生產,這塊業務前幾年受到歐債危機、雙反貿易戰的影響導致價格大跌,行業慘淡。盡管現在生存狀況有所好轉,但仍未脫離困境。”江蘇省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許瑞林表示,另一塊則是下游的光伏電站,受益于產業鏈成本下降,加上國家扶持政策,吸引各路資本爭相進入。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國內發布光伏行業政策至少17條。通過了明確標桿電價補貼20年、補貼資金按季撥付按月結算、增值稅即征即退50%等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光伏電站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大大降低。今年以來,樂山電力(600644,SH)、中利科技(002309,SZ)、隆基股份(601012,SH)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均宣布投資光伏電站。
“光伏電站的商業模式很難產生差異化,這意味著未來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競爭者進入,加上目前對政府補貼的依賴程度很高,規模越大意味著企業的話語權也越強。”黃立沖向記者表示,但鑒于光伏電廠前期資本投入巨大,如果把它放在恒大地產的上市公司資產里面,會導致負債率進一步提高,將對地產業務融資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恒大的光伏產業更需要一個獨立的上市公司平臺。
在黃立沖看來,把光伏業務放到新的殼公司里面是許家印一次漂亮的資本運作。一方面,由于恒大的光伏產業剛起步,并不存在資產注入情況,因此新買的殼公司也不存在融資障礙;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對于新能源的估值遠高于房地產,獨立營運有助于提高光伏公司的估值水平,為后續的股權融資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