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質檢總局將推進中國設備監理行業國家標準的制定實施,組織電力、石化等行業中有影響力的企業,起草制定火力發電站、輸變電設備和石油化工設備等重要設備的設備監理技術標準;同時在高鐵等有代...
“質檢總局將推進中國設備監理行業國家標準的制定實施,組織電力、石化等行業中有影響力的企業,起草制定火力發電站、輸變電設備和石油化工設備等重要設備的設備監理技術標準;同時在高鐵等有代表性的設備領域加快標準應用推廣步伐,支撐中國制造暢銷全球。”日前,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陳鋼在2014年設備工程監理國際合作論壇做出上述表示。為質量強國保駕護航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重大裝備、各種智能產品控制系統的芯片80%以上依賴進口;大型工程機械所需的30MPa以上高壓泵、閥門、馬達及控制系統和高性能發動機幾乎全部進口;船舶動力系統及裝置進口比例高達54%。在歐盟REPEX通報召回的產品中,中國產品所占比例長期居高不下,我國因工業質量造成的損失基本呈現逐年遞增趨勢。
國務院參事張綱指出,“在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戰略和國內產業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我國必須通過科技創新和質量發展雙輪驅動來提升制造業整體水平。”
設備監理是在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等環節對設備質量、安全、投資和進度實施管理服務和專業化監督的活動。陳鋼指出,經過10年發展,設備監理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業態,已成為政府產品質量監管的得力助手,在保障重大設備質量安全的同時,為產品結構優化、質量改善和價值提升帶來了放大效應。設備監理行業已經成為工程咨詢的重要支撐,是推動質量發展、建設質量強國的生力軍。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約有4000億元的重大設備實施了設備監理,涉及電力、石油石化、軌道交通等領域。“十二五”期間,高效節能技術裝備的市場占有率有望由5%提高到30%,設備監理行業前景也相應廣闊起來。
設備監理市場亟待規范
當前,我國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重要時期,設備監理工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顯重要。
張綱指出,現階段,重大設備工程領域市場缺乏規范,競爭機制不盡完善,直接影響著設備監理業的有序發展。亟待通過立法明確設備監理的法律地位,建立完善規范的設備監理市場,加強設備監理單位和從業人員隊伍建設等。
陳鋼表示,質檢總局將推進中國設備監理行業國家標準的制定實施,組織制定國家設備監理單位規范條件,設備監理工程師登記管理辦法等行業規范;組織電力生產、電力輸送和石油化工等行業中有影響的企業,起草制定火力發電站、輸變電設備和石油化工設備等重要設備的設備監理技術標準;在中國裝備、中國高鐵等有代表性的設備領域,總結設備監理服務和自主創新標準化方面取得的成效,加快標準應用推廣步伐,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支撐中國制造暢銷全球。
此外,為推進設備監理行業更快發展,張綱建議,一方面,要將設備監理納入國家質量治理體系,將設備監理的管理服務和專業化監督作為政府質量監管的有效補充。另一方面,樹立設備全生命周期監理的理念,為設備設計、采購、制造等全過程提供監理服務,以抬高設備監理工作的有效性、權威性和影響力。此外,還要積極借鑒國際成熟和先進的設備監理工作經驗,加強國際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