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5年下半年工業經濟分析與預測·安全生產篇“在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主管部門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高度重視下,加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安全檢查督查、安全科技水
●2015年下半年工業經濟分析與預測·安全生產篇 “在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主管部門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高度重視下,加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安全檢查督查、安全科技水平提升、安全文化建設、促進安全產業發展等工作的不斷深入,上半年我國工業安全生產形勢繼續保持穩定好轉。
2015年上半年,我國工業安全生產形勢雖持續穩定好轉,但部分工業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
當前,我國工業安全生產基礎依然較為薄弱,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和標準化水平還不高,安全生產意識差、安全管理水平低等現象普遍存在,加之下半年氣候變化復雜,各地陸續進入汛期,暴雨、洪水、臺風、泥石流、雷電、高溫等自然災害增多,應時刻保持警惕,不斷強化安全管理和監管,防范事故發生。
展望下半年,工業安全生產形勢將繼續保持穩定好轉態勢,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意識和個人安全生產意識將得到提升,安全生產監督執法能力得到強化,安全產業發展環境繼續得到改善。針對以上,建議健全完善工業安全生產源頭治理機制,提升工業安全生產科技和信息化水平,扶持安全產業發展等。
A 基本運行
工業安全生產形勢好轉 部分領域形勢依然嚴峻
上半年,煤礦、鋼鐵、石化、化工、建材、民爆等工業安全生產重點行業未發生特別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截至6月,我國煤礦行業已經連續27個月未發生特別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煤礦百萬噸煤的死亡率從歷史峰值的5.8下降到0.25左右,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部分領域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
2015年上半年,工業領域安全生產事故總量仍處高位,化工、煤礦等工業安全生產重點行業多次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煤礦行業較大以上事故明顯增多,且發生一起一次死亡21人的重大事故;化工行業中爆炸事故發生率較高,四起主要事故中有三起為爆炸事故。
民爆行業安全生產工作穩步開展
2015年上半年,民爆行業經濟運行良好,安全生產工作持續穩步開展。2月份印發的《互聯網危險物品信息發布管理規定》的通知,進一步加強了互聯網危險物品信息的管理,規范了危險物品從業單位信息發布行為,對保障公共安全意義重大。民爆安全生產專項督查、重點民爆省份負責同志集體商談、隱患排查治理等專項工作的開展,對促進民爆改革發展、加強安全投入、汛期安全管理等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國安全產業協會工作穩步開展
2015年上半年,剛剛成立的中國安全產業協會積極發揮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推進安全產業發展。2月8日,中國安全產業協會聯合天津市寶坻區、口東經濟開發區共同舉辦了“新一代智能安全產品現場演示會”,對于相關安全產品的應用和推廣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另外,協會還在積極與各級政府部門和相關企業溝通,籌備多項高科技安全產品和技術的現場演示會、試點應用示范等工作,如上半年啟動的“送安全無毒燃燒新技術下鄉”扶貧項目,意在激發我國安全產業潛在市場,加速安全產業發展。
B 存在問題
基礎薄弱 安全產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
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加重
2015年上半年,我國經濟總體運行良好,但經濟穩中向好的基礎并不牢固,下行壓力依然存在,特別是煤礦、鋼鐵、化工等重工業下行壓力較大,行業虧損面不斷擴大,安全生產壓力增大。在效益下滑的形勢下,企業千方百計謀發展,容易出現安全意識放松、安全管理松懈、安全投入降低、設備更新長期拖延、安全培訓“偷工減料”等問題,工業安全生產形勢面臨嚴峻考驗。
工業安全生產基礎依然薄弱
2015年上半年,我國工業安全生產基礎依然薄弱,從各地安全檢查督查、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安全專項整治等情況看,安全意識淡薄、設備陳舊、機械化程度低等問題依然較多,事故隱患依然隨處可見,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仍時有發生。安全問題主要表現在:企業安全“紅線”意識淡薄;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安全標準規程執行不力;重點部位和環節安全生產管理存在問題,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不徹底;有關地方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監督管理不夠嚴格,打擊非法違法和治理違規違章不得力。
安全產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
隨著國家和地方安全產業相關扶持政策的密集出臺,加之中國安全產業協會的成立,各地安全產業園區的積極籌備和建立,使我國安全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快,呈現集聚化發展趨勢。但總體來看,我國安全產業仍處于成長期,產業集中度依然較低,市場規模和份額較小,尚未完全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行業,缺乏在國際市場上有引導作用的龍頭企業。國家財政、金融、稅收、保險等政策尚未在安全產業中發揮應有的助推作用,有利于安全產業發展的市場機制尚未建立。
C 趨勢展望
工業安全生產形勢趨好 產業發展環境得到改善
保持穩定好轉發展態勢
下半年,我國工業安全生產形勢將繼續保持穩定好轉的發展態勢。
首先,隨著安全技術改造和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工業安全生產基礎得到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保障能力提升,安全生產源頭治理能力隨之加強,安全生產事故得到遏制。
其次,隨著安全生產綜合督查、勞動密集型企業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建設工程落實施工方案專項行動、煤礦隱患排查治理行動、道路運輸平安年、淘汰落后產能等工作的深入開展,大量事故隱患將得到排查和治理,非法違法、違規違章等行為將得到有效遏制。
再次,二季度交通、消防等領域幾起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將對工業安全生產領域產生警示作用,各地區、各部門和有關企業將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開展全方位的安全治理,工業安全生產領域治理強度也隨之提升。
安全生產監督執法能力得到強化
4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的通知》,提出了五個方面共二十項措施要求。通知指出,到2016年底前,所有的市、縣級人民政府要健全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機構,3年內實現專業監管人員配比不低于在職人員的75%。下半年,隨著《關于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的通知》的逐步落實,我國安全生產監督執法能力將得到強化。
安全產業發展環境繼續得到改善
下半年,我國安全產業發展環境將繼續得到改善。首先,中國安全產業協會將發揮政府與安全產業企業之間搭建起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引導、規范、管理、促進安全產業發展。其次,按照《安全生產科技“十二五”規劃》的有關要求,各地安全產業示范園區正在逐步建立和興起,安全產業園區的建設將對安全產業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D 政策建議
健全產業發展基礎 提升產業健康發展水平
健全工業安全生產源頭治理機制
一是建立工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和聯動機制。包括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完善安全生產信息管理、突出安全生產人才培養、積極開展技術改造、加強安全生產管理以及搞好職業安全健康等多方面工作的工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建立各行業安全監管部門、安全生產綜合監管部門的安全管理聯動機制,強化工業行業安全生產的源頭預防、企業管理、監督檢查、教訓汲取的閉環管理。
二是完善工業安全生產標準體系。加快安全生產標準建設,定期清理、及時制修訂安全生產標準,開展標準實施效果跟蹤評價,加快重點行業安全生產標準規范的制修訂工作;提高行業安全準入門檻,結合產業布局,整合淘汰安全無保障的企業,提升區域安全保障能力;發揮各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的作用,開展政策、標準的制修訂,推廣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
提升工業安全生產科技和信息化水平
一是加強工業安全生產投入。財政方面應加強對工業安全生產先進技術和信息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企業方面應繼續加強安全生產投入,有效利用好安全提取費用。
二是實施重點行業安全技術改造,加強安全生產技術研發和應用。支持石化、化工、冶金、有色、建材、機械、民爆等重點行業,加大安全生產技術改造力度,推動技術進步和成果轉化,提高企業安全防護水平,建設安全技改示范工程。
三是提升安全生產重點行業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信息化改造,提高企業安全防護和信息化監管水平。
四是加強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工作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具體包括:加快車聯網建設和北斗系統推廣,特別是在危險化學品運輸監管方面的應用;推動地下管網的預警報警,以及化糞池等重點領域的監測監控信息化技術應用;支持打造以安全技術、系統集成及設備研發與制造為核心的礦山安全物聯網發展,加快形成礦山裝備安全物聯網產業鏈。
扶持安全產業發展
一是支持安全技術產業化。盡快出臺《安全技術和產品指導目錄》,重點支持安全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的產業化,逐步形成一批集成性強、技術含量高、市場容量大、應用廣泛、社會經濟效益顯著的核心技術和拳頭產品,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安全技術發展水平,努力打造若干千億級、萬億級安全產業新市場。
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產業投入體系。利用現有政策和資金渠道,建立以政府扶持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多元社會資金參與的投入機制,用于重大成果產業化、重大應用示范和創新能力建設,在提高我國安全生產預防和治本水平和能力的同時,更好地發揮安全產業在擴大內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調整經濟結構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根據行業特點,按高危行業、一般行業等規劃資金結構,同時積極統籌和優化資金的使用,改變此前提升安全監管能力和隱患排查治理等被動人防投入為主的局面,向支持先進安全技術與裝備的開發與推廣應用等方向傾斜,重點支持技防和物防。
三是加強安全產業示范園區建設。重點支持安全產業基礎較好的地區,積極培育建立一批安全產業特色園區、集群,鼓勵企業集聚、集約、關聯、成鏈、合作發展。并且,各園區應結合自身產業特色、發展優勢等,塑造園區競爭新特色。例如,重慶市側重發展應急產業,江蘇徐州大力推動礦山物聯網建設,遼寧營口以安全(應急)裝備為核心,等等,均充分發揮了比較優勢,使特色產業的競爭力更加凸顯,激發了產業活力,增強了區域產業的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