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醞釀近十年,環保稅立法終于漸行漸近。環境保護稅法草案有望在8月提交全國人大審議,如果進程順利,環保稅法可望年內出臺。比起此前發布的征求意見稿,草案作了進一步調整,包括稅率增設&ld...
醞釀近十年,環保稅立法終于漸行漸近。環境保護稅法草案有望在8月提交全國人大審議,如果進程順利,環保稅法可望年內出臺。比起此前發布的征求意見稿,草案作了進一步調整,包括稅率增設“上限”即三倍以上須報國務院批準,對地方授權做出進一步縮減,涉及稅務環保兩主體的征管環節也更加明確。 據之前媒體報道,“十三五”期間環保產業投資規模將達到17萬億元,一系列有關環保的政策正在制定。除此之外,在各個高耗能產業方面的環保監管也正在加碼,環保檢查升級。業內人士表示,綠色低碳作為我國產業升級的主要抓手,在“十三五”期間受到的關注度將越來越高。
環保稅法下月望首審多項環保政策正制定
據之前經濟參考報報道,環境保護稅法草案有望在8月提交全國人大審議,如果進程順利,環保稅法可望年內出臺。比起此前發布的征求意見稿,草案作了進一步調整,包括稅率增設“上限”即三倍以上須報國務院批準,對地方授權做出進一步縮減,涉及稅務環保兩主體的征管環節也更加明確。
2015年6月10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了由財政部、稅務總局、環保部聯合起草的《環境保護稅法(征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今年,財政部等相關部門進一步修改之后形成草案再度報送國務院。
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的2016年立法工作計劃,環保稅法本應在6月進行審議。“如果不出意外,應該是在8月提交全國人大審議。”業內人士說。
環保稅法的出臺,標志著我國環境保護領域“費改稅”將以立法形式確認固化。而“費改稅”之后,征稅范圍、稅率是稅制設計中最受關注的核心內容。
業內專家指出,考慮到排污費征收在我國已經有多年經驗,環保稅制的設計基本上參照和借鑒了之前排污費制度,因此,征稅總體范圍和稅率下限都與之前排污費制度相一致。征收范圍是以主要污染物排放行為作為對象,重點監控火電、鋼鐵、水泥、電解鋁、紡織、制革等重點污染行業的納稅人等。
無獨有偶,“從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舉辦的2016中國環保產業高峰論壇上傳出的信息,十三五”期間環保產業投資規模將達到17萬億元,一系列有關環保的政策正在制定。
在論壇上,來自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環保部的官員透露了未來五年環保產業發展的重點以及目前部委正在制定的政策。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司長何炳華表示,發改委正在牽頭3個行動計劃,即全民節能行動計劃、全民節水行動計劃、循環發展引領行動。
他指出,要以實施“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以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重大工程來拉動環保投資的增長,“不好說具體環保投資到底有多少,但是比‘十二五’有很大的提升。”
工信部節能司司長高云虎則在論壇上透露了綠色制造業的發展思路:未來5年,將大力推動節能環保、新能源裝備、新能源汽車等綠色制造產業發展,積極推廣節能環保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發展壯大節能環保服務產業,支持一批節能環保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和發展。力爭到2020年使綠色制造產業達到10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產業政策外,有關環保領域的幾大立法工作也是下半年關注重點。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科院戰略咨詢院副長王毅在論壇上表示,全國人大今年將討論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在8月份和10月份討論環境保護稅法。谷慶寶還特別提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已經進入全國人大立法階段。
隨著各項政策的推動,業內人士預測,“十三五”期間,環保市場潛力巨大,總社會投資有望達到17萬億元。
環保監管或升級過剩產業成監管重點
環保部近日向媒體通報了全國鋼鐵行業環境保護專項執法檢查部署情況,并要求各地進一步強化鋼鐵行業專項執法檢查,著力發現一批、解決一批、曝光一批突出的鋼鐵企業環境違法問題。
田為勇表示,環境保護部將要求各地全面加強對鋼鐵行業的環境監管,加大處罰力度,推動鋼鐵行業主要污染物全面達標排放。對污染物排放持續超標的鋼鐵企業,依法采取按日連續處罰、責令限制生產或停產整治等措施。
據之前媒體報道,7月11日,唐山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唐山市七月份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強化措施》,表示從7月12日到31日,對全市采礦企業、建筑工地、軋鋼廠、鋼鐵廠和焦化廠等企業實施限產、減排或停產措施。招商證券發布的最新研報認為,根據國資委發布的中央企業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目標,涉煤央企將在2年之內壓縮10%的產能即8457萬噸,5年之內壓縮12686萬噸,標志著行業去產能將再下一城。可見,鋼鐵領域的供給側改革正在加速落地。
在有色金屬行業,環保檢查的力度也正在升級。據了解,國務院環保督察組的第一批檢查省份就包括江西,而江西的鎢精礦產量超過全國35%,APT產量超過50%,以及數十家鎢礦加工企業,據最新得到的消息是環保督察組入駐贛州后,多數的冶煉企業和鎢礦加工企業都進行了停產。
能源行業,在7月27日“2016能源·綠色發展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鄭柵潔表示,電力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將是貫穿我國“十三五”全局的重點工作,將圍繞“調整優化、轉型升級”,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靈活智能的現代電力工業體系。
根據我國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的目標,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5%左右,到2030年達到20%左右,溫室氣體排放達到峰值。為此,“十三五”的政策取向是著力調整電力結構、著力優化電源布局、著力升級配電網、著力增強系統調節能力、著力推進體制改革、著力提高普遍服務水平,具體措施包括開展煤炭消費減量和清潔化利用,煤電要求超低排放達到氣電水平,實施電能替代工程,在新能源富集地區利用低谷富余電力實施儲能供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