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當前中國經濟走到了哪一階段?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有哪些?未來,房地產行業究竟會如何發展?李稻葵在近日的一次演講中,細闡述了中國的經濟形勢、金融、創新三大話題。他認為,目前經濟的運行還...
當前中國經濟走到了哪一階段?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有哪些?未來,房地產行業究竟會如何發展?李稻葵在近日的一次演講中,細闡述了中國的經濟形勢、金融、創新三大話題。他認為,目前經濟的運行還處于冬天,還不能說走出了比較低迷的發展階段。從數據上看,1到9月份GDP增長6.7%,支撐動力的基礎仍在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以及消費上。
他表示,房地產已經出現了放緩的跡象,央行的各個分支機構說要放緩甚至于停止房屋貸款業務,對房地產沒有輔助,不是一個利好消息,所以房地產這個行業未來兩年會放緩,但不至于跌。
以下為李稻葵演講實錄,經思客編輯整理:
支撐GDP增長6.7%背后的三個動力
主要談三個方面的話題,第一個話題是經濟形勢,因為經濟形勢是布局金融,搞創新的基礎,必須隨時隨地判斷。第二個話題談金融,第三個話題談創新。
經濟主要談趨勢、談形勢。當前中國經濟走到哪一步了,我們處在整個大周期的哪一個部位,哪一個階段,這件事要判斷清楚。
我的觀點是,目前經濟的運行應該還處于冬天,還不能說走出了比較低迷的發展階段,這是我的基本判斷。
為什么這么講?從數據上看,1到9月份GDP增長是6.7%,但是6.7%背后反映的是什么樣的經濟運行狀況我們要仔細分析。首先要看動力來自于哪里,支撐6.7%背后的動力是三件事:
第一是房地產。根據國家統計局自己的測算,房地產在今年一季度拉動GDP增長0.5%。6.7%里面0.5%是房地產,因為房地產過去一年半以來得到了比較快速的恢復,主要是在20個城市,這些城市的交易量能夠占到全國總交易量的一半左右。
第二是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基礎設施的投資增長速度今年1到9月份是20%,非常快的一個數字。這一數字對應的是基礎設施,大概占到整個固定資產投資的20%,而整個固定資產投資占到GDP的40%左右,乘起來是1.6%,所以固定資產投資又拉動GDP的1.6%。
第三是消費。消費今年1到9月份增速比較快,10.2%左右。消費今年增長快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汽車銷售量大概占了GDP的5%。
房地產目前已經出現了放緩的跡象,近期央行的各個分支機構說要放緩甚至停止房屋貸款業務,這個對房地產沒有輔助,不是一個利好消息,所以房地產這個行業未來兩年會放緩,但不至于跌。
汽車的增速,乃至于整個消費增速會略有放緩,明年有可能持續的就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所以剛剛我羅列了三類數字,固定資產投資、消費、房地產。我主要表達的一個意思是,這一輪的宏觀經濟減速的壓力還沒有過去,其實還有兩個重要的數據,是1到9月份與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高歌猛進形成了一個比較鮮明對比的數據,制造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只有3.2%,制造業一般會占到固定資產投資的40%左右,而民間自發的投資增速只有2.5%,這個數字非常吃驚。
一個經濟體,它增長的速度是快還是慢,是高還是低,從根本上講取決于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這個經濟體具不具備持續增長的基本稟賦;第二個因素取決于差距,13歲的姚明和20歲同樣身高的籃球運動員差距有多大,差距越大越不能對抗,道理很簡單。
如果按這個邏輯談中國經濟,現在具備了持續增長的稟賦。有三個很簡單的道理,第一個稟賦是穩定的政府;第二個稟賦是人口素質高不高;第三個非常重要,對外開放。這三件事表明中國經濟仍然是可以增長的。
西方正發生變革,緊抓三大機會
要分析中國的發展必須從“根”字上理解,所以我的判斷是2018年的時候應該會有一輪新的經濟改革,甚至于體制創新,我相信經濟增長的潛力就能夠進一步的釋放出來。
接下來國際形勢是不是出現了重大變化?我有這么一個判斷,我認為西方正在發生一場變革。特朗普上臺之后,他的政策主要是兩條,一條在本國大力發展投資,大力搞基礎設施建設,甚至于不惜財政赤字;第二條是不搞TPP了,也不搞WTO。那特朗普會不會針對中國搞一輪貿易戰呢?我不擔心這個事,因為中美貿易太復雜,如果對中國大部分產品提出貿易保護,最后傷害的是美國企業,是美國的工人。
那中國經濟應該干什么?中國應該借這個機會,量力而行當一把全球化的領導,我稱之為有中國特色的新興全球化的領導,什么是中國特色?一,這一輪的全球化緊緊抓住一些窮哥們;二,緊緊抓住實惠的東西,不要在金融領域跟新興市場國家搞自由化;三,緊緊抓住“一帶一路”戰略。
匯率貶值幅度會放緩,最有可能3%左右
第二談談金融,今年金融領域有幾件事。
第一件事,中國經濟盡管是冬天,盡管增速目前還是比較低迷,但是經濟結構已經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勞動力成本在提高。未來十年,勞動所得還會逐步上升,按比例算,增長速度會超過GDP。
第二件事,匯率此時此刻有貶值壓力,今年大概貶了6%以上。但是,我相信未來這兩三年總體上講,每年的匯率貶值幅度會放緩,不會超過5%,最有可能在3%左右。我堅持認為,不會出現大規模貶值的前景。
第三件事,總體上講中國經濟的金融結構要調整。現在老百姓有了存款之后,仍然首選銀行,在銀行的存款中間可能只拿一部分買理財,這個結構未來5、6年一定會調整,金融資產應該適當多元化,應該買一點基金和保險,然后再買一點另類投資,包括緊跟著新三板背后的PE。
所以,未來5到10年是銀行轉變的關鍵時期,銀行的儲蓄作用會逐步有所減緩,而轉移給保險、私募股權以及其它的,或者是另類投資。反過來講,在貸款這一方,目前銀行占的比重太高,大量的投資項目還是靠銀行貸款,以后會逐步轉為其它形式,比如發債券,債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融資方式。
目前債券市場規模很大了,大概有20萬億的規模,我個人認為要突破銀行或者銀監會的短見,大力發展高質量的,在交易所直接交易,跟買股票一樣的債券。如果這一招能出來,中國宏觀金融結構會發生改變,老百姓以后可以買債券了,不用再盯股票了。
大宗商品價格見底,美元加息金價會下降
再往下說說大宗商品價格和黃金。
大宗商品價格我認為已經見底。去年9月份開始,我跟一些礦業集團和鋼鐵行業的老總們交流,我說鐵礦石、煤、鎳、銅價格基本上見底了,我的理由是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基本上見底,這一輪接近6.5%。世界經濟增速也基本上見底,美國2.5%,歐洲1%,日本0.5%,印度7%,俄羅斯止跌開始回升。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我們很多礦包括煤礦、銅都會關掉,環保成本太高,所以我基本判斷,大宗商品價格也是見底了,在逐步回升。
黃金略有不同,短期受美元影響,如果美元在12月份加息之后還要往上走,黃金會下降。但是我相信,3、4年以后,或者更保守一點,5年以后形勢會逆轉,貴金屬的價格會上去,但是這個話一定是長期,千萬不要當成短期的操作。
金融行業還有一個變化,金融行業平臺化了,過去我們兩大平臺,一個是股票,一個是銀行。今天不一樣了,這個金融平臺多了,比如說陸金所和P2P,當然這里面魚目混雜,但是靠譜的P2P公司也有資格上平臺,做的比較好的還是有。
現在金融格局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爭搶的是平臺,建一個平臺和交易所,很多人都來交易,這個是未來金融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格局和方向。
創新要結合消費者需求,信息服務值得關注
最后我說說創新。中國經濟還處在冬天,放緩增長速度的下面有深層次的潛流,這個潛流一個是結構調整,還有一個潛流是創新,目前中國經濟在深層次的修復創新,這種創新有很多類,一種是金融創新,包括新三板,包括好的P2P和各種各樣區域性的金融交易中心;另一類創新是在企業層面。
我總結有兩類。一類創新是緊密結合消費者需求的創新,這類創新最活躍。洗車可以不出門,在家里面就能把車停在地庫、停車場,下載一個手機APP,別人可以上門洗車。這種跟消費者緊密結合,抓住消費者痛點進行創新的企業,現在是層出不窮,非常活躍,雨后春筍。
還有一個方面是中國非常欠缺的,我一直呼吁沒有人干,就是信息服務。比如照相,天天照相可是相片怎么辦?相片存在手機里,手機丟了怎么辦?存起來以后怎么分類?所以我作為消費者的訴求很簡單,我需要一個公司,把我所有的信息管起來,我的聯系人、日歷、相片、電郵、微信、短信全存起來,而且永遠別刪,很容易分類和尋找。
微信為什么牛?微信一方面給我們提供交流的工具,一方面你離不開它的信息,所以我想說這句話,創新創新,第一個創新一定要抓住消費者的需求;第二個創新跟產業相關。
中國的經濟還處于冬天但沒那么寒冷,冬天就應該吸收營養,不能是裸奔。在這個階段如果下好功夫,把結構調整、創新、金融布局好,春天一來,我們將會是第一批享受陽光的幸福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