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金屬部件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及其他移動智能終端市場的滲透率不斷上升,同時國內華為、OPPO、小米、VIVO智能手機品牌銷量不斷增長,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這給比亞迪金屬部件業務增長的契機。比亞迪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也隨之受益,且增速明顯。
8月29日,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由于相關補貼大幅下調、產品準入規則調整的政策影響,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汽車業務的收入及盈利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不過,比亞迪卻在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中找到新的增長點。王傳福進一步表示,在未來3年會在3D玻璃業務中加大投資投入,由于公司有著良好的移動終端客戶關系,并擁有完整的工藝設備以及工藝研究能力,相信3D玻璃業務在未來會成為比亞迪業績重要的增長點。
據中報披露,今年一季度,比亞迪繼續接獲國內及國際智能手機品牌廠商的高端旗艦機型訂單,推動金屬部件業務收入實現大幅增長,帶動第一季度盈利大幅上升。二季度,隨著主要客戶高端旗艦機型出貨量的持續增長以及更多機型訂單交付,第二季度金屬部件收入同比及環比均實現明顯提升。
為此比亞迪將持續在持續發力手機金屬部件,提升業績。
那么又是什么讓比亞迪吹響3D玻璃的號角?
隨著4.5G/5G通信時代的來臨以及手機無線充電技術逐漸成熟,金屬后蓋作為手機機身的市場增速乏力,應用短板也開始顯現,因為金屬后蓋對更復雜的信號屏蔽性強,同時金屬后蓋難以讓手機實現無線充電的功能。小米、vivo以及三星已經搭載3D曲面玻璃的手機,3D曲面玻璃已經在手機發展史上嶄露頭角。
“成本的降低也會進一步推動3D玻璃的發展。”中信建投指出,從制造工藝上看,目前主流的2.5D玻璃邊緣的曲面是通過在2D玻璃上直接打磨拋光而成,3D玻璃則需采用熱彎工藝,拋光、絲印等工藝則需在彎曲后的玻璃上進行,這也造成了其施工難度高、良品率低及成本相對較高,這也是制約3D玻璃大規模的應用的原因,但隨著各加工廠商加大研發力度,熱壓良率不斷提升,目前能夠達到80%,同時成本也隨之降低,目前單面3D玻璃成本控制在65元,到2019年單面3D玻璃成本將會到45元,市場空間達到405億元。
更重要的是,3D玻璃除了在手機上大放異彩以外,3D玻璃的曲面特色也符合其他3C產品設計需求。3C產品設計如平板計算機,頭戴式VR設、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可穿戴式智能產品、車輛中控及便攜式儀表盤等陸續出現3D造型產品,這都已經明確引導3D曲面玻璃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