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7日,這個日子看起來沒有任何特殊之處。然而,對于身處于汽車產業的從業者而言,因為一則新聞的發生,而變得極度不平凡。
這則新聞事件的發生,意味歷經百年輝煌的傳統汽車產業,正在毫不猶豫地要殺死過去的自己,并希望能夠穿越這個急劇變遷的時代,實現自我重生。
北京時間5月27日下午2:16分,FCA的員工們收到了其CEO麥明愷(Mike Manley)一個一封信,在這封信中:
歐洲第二大汽車集團——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集團,對外宣布,他們將準備與歐洲最古老的汽車集團、法國的國企——雷諾汽車-集團合并。
合并之后,這家新的公司,將年產870萬輛汽車,年收入達1700億歐元。車型將會覆蓋所有的細分市場,包括馬薩拉蒂、阿爾法-羅密歐、藍起亞、菲亞特、吉普、RAM等品牌。如果算上雷諾汽車集團已經建立的日產-三菱聯盟,這個集團的年汽車銷量將會達到1500萬輛,在規模上將會遠遠地將大眾汽車集團、豐田汽車甩在身后。
此外,FCA已經與Waymo在L4級別自動駕駛上展開了比較深入的合作,這方面的進展和與雷諾共享;而雷諾方面,則是目前歐洲電動車領域的領導者,將會極大地節省FCA在這個方面的開發成本。
FCA聲稱,合并發生之后,每年至少將會節省50億歐元的成本。成本壓縮,主要來自于車型平臺的減少、采購成本的降低和新技術研發成本的降低。
這是一個極其瘋狂的計劃,一旦被付諸于實現,必將引發整體汽車產業新一輪的兼并重組狂潮。
一
誰在推動這個的事情的發生?
答案是阿涅利家族,歐洲工業界最具影響力的豪門望族,被稱為意大利的“王族”。
在這樣的重組中,請忘記卡洛斯-戈恩和馬爾喬內這樣的明星經理人,他們積累不足以推進如此巨大的、能夠影響格局的巨型合并。
這次合并的操盤手,是一位出生于1976年的43歲的名叫約翰·埃爾坎(John Elkann)的“年輕人”,他同時是FCA最大股東Exor的主席,Exor持有FCA總計42.11%的權益。另外,Exor在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中,排名19位,營收規模為1616.7億美金。
EXOR集團Exor N,V.(EXXRF)主要股東(截止2017)
這位對中國的讀者看似神秘的年輕人,正是阿涅利家族的指定繼承人,他的外祖父就是極具傳奇色彩的喬瓦尼-阿涅利(Giovanni Agnelli),在歐洲的工業界、時尚界、足球界,均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當這項極具轟動效應的合并案被提出來之后,作為雷諾汽車集團的最大股東——法國政府當即表態:
法國政府對FCA和雷諾汽車集團的合并樂觀其成,政府理論上支持這項交易,當然也需要了解更多的交易細節。重要的是,我們擁有歐洲工業巨頭。
要知道,這次合并的交易方案,是要取消AB股結構,這就意味著法國政府在新公司中的股權會從15.01%降至7.505%,投票權會從28.6%降至7.505%。而Exor,普通股加上具有特殊投票權的股份,整體股比會從42.11%降至21.055%。
雷諾股東股份占比
法國政府的表態,反應了阿涅利家族在歐洲政商兩界強大的動員能力。
如果這個合并成行的話,John Elkann將成為新公司的董事長,而雷諾汽車集團現任的董事長讓?多米尼克?盛納德有望成為新公司的CEO。
法國時間2019年5月27日的早晨,雷諾汽車集團召開了一個高效的董事會,對FCA的合并要約進行了“緊急磋商”,然后對方發出聲明:將饒有興致地對這份友好的合并要約進行研究。
另一值得引起關注的是日產高管的態度。西川廣人在被追問如何看待這個合并時表示,他對未來的進展持開放態度。他進一步指出,在接下來的一周,雷諾、日產和三菱將會就這一合并進行非常開放的磋商。
但西川廣人并未回應記者是否事先知道合并談判的置評請求。
事實上,真正的決定性時刻,是在6月10日召開的雷諾汽車年度股東大會——他們將會對這個合并案進行股東層面上的投票。
行使投票權的組成結構
雷諾的董事會,還有大概十幾天時間,與股東們進行進一步的磋商。
當然了,自2019年3月份,雷諾和FCA被傳出進行合并談判以后,主要的溝通,恐怕都是在股東層面上的。
如果合并被雙方的股東大會通過之后,接下來就會進入各國政府的反壟斷審查。
整個過程,恐怕要持續一年的時間。
二
這個事情發生的概率正在變得越來越大。
燃油車正在“死去”,傳統汽車正在“死去”,就這一個問題,歐洲汽車工業界的精英們,已經先于中國汽車工業界達成了共識。
所有歐洲汽車產業的巨頭,都已經明白,如果要想達到歐盟2030年汽車排放標準,要在2023年基礎上下降37.5%的要求,現在的燃油車已經沒有可能滿足。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大眾率先發動了“電動化攻勢”,準備在未來5年斥資300億歐元,驅動整個集團開始全面向電動化轉型。
戴姆勒-奔馳的新任CEO康林松,在上任伊始,發布了一個比大眾汽車集團更加激進的未來計劃——“雄心2039”,在這個計劃中,戴姆勒-奔馳計劃在2039年之前徹底“消滅”燃油車。
截止目前,全球范圍內的所有汽車巨頭,均已經制定了向電動化轉型的戰略,趨勢已經不可更改。
對于所有的傳統車企而言,電動化還是可以應付的挑戰,但整個智能化的浪潮,則讓身處其間的從業者,更加難以應對和措手不及。
因為百年汽車產業,并沒有儲備這些新的技能。
以自動駕駛為例,在全球范圍之內,最雄心勃勃和強有力的競爭者之中,幾乎看不到傳統車企的背影。
只有通用汽車通過收購Cruise,在自動駕駛系統的競爭中,保有了一席之地。其余的強大的競爭者包括Waymo、特斯拉、百度Apollo、蘋果這樣的明星科技企業。
傳統汽車世界,哪怕像豐田、大眾這樣的巨頭,在自動駕駛的研發競爭中,依然處于“被吊打”的尷尬處境。
此外,自動駕駛研發,頭部企業每年的投入至少是10億美金,如此高昂的研發投入,也給車企們帶來了巨大的財務負擔。
這使得很多車企,不得不抱團取暖,共同研發自動駕駛系統。比如,大眾和福特準備聯手開發自動駕駛系統,寶馬和戴姆勒宣布聯手開發系統,本田則加入到了通用的研發隊伍之中。
與此同時,在汽車向數字化的轉型的過程中。對傳統車企也構成了巨大的挑戰。
傳統車企,對整車電子電氣架構,汽車操作系統,人機交互界面,車載應用開發,AI,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方面,缺少技術的積累,不得不謀求與科技公司合作。
哪怕是強大如大眾,其vw.OS和大眾汽車云,都需要與微軟合作,而大眾工業云則選擇了與亞馬遜合作。
這些車企,在應用開發上,也缺少足夠多的人員儲備,寶馬、戴姆勒、奧迪等歐洲汽車巨頭,面向中國的車載娛樂系統的開發,每一個品牌背后,幾乎都有一家中國初創企業的身影。
無論是電動化還是智能化轉型,對于所有的車企而言,都意味著數以百億美元的巨額投資。
此時此刻,車企的運營狀況每況愈下。
三
2019年4月,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再度迎來了極其慘烈的一個月份。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四月份中國總共銷售汽車198.05萬輛,同比下滑14.61%。乘用車的情況更加糟糕,銷售汽車157.49萬輛,同比下滑17.73%。
如果我們把視角推進到某一些具體的企業,則情況將會更加驚心動魄。
長安福特,2019年4月實現汽車銷量1.48萬輛,去年同期為3.78萬輛,這已經不僅是腰斬的問題。
這家曾經年銷量接近100萬輛(2016年94.38萬輛)的合資車企,在2019年也許能夠實現15萬輛的年銷量。
看看另外一家美系合資汽車巨頭上海通用汽車,2019年4月的終端銷量同比竟然下跌40.1%,僅售出了9.02萬輛,銷售排名從TOP3跌倒了第五名。引發了市場極大的震驚。
歐盟乘用車注冊量
根據歐洲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9年4月份,歐盟汽車的銷量已經連續8個月同比下跌,好消息是跌幅在收窄。
另外一個重要的汽車市場,美國車市在4月份同比的下滑幅度也達到了2.3%。當然,相對于中國市場而言,還是比較溫和。
然而,如此大面積的車市全面下挫,已經沉重地傷害到了車企的利潤狀況。
2019年的Q1,各大車企的財報陸續出爐。連豪華車巨頭,寶馬和奔馳,都將經歷著利潤的猛烈下跌。
寶馬Q1的運營利潤為5.89億歐元,同比下跌78%,據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排放罰款撥備造成;戴姆勒Q1運營利潤為28億歐元,同比下跌了15.15%。
主角雷諾汽車集團,在2019年Q1汽車銷量同比下跌5.6%,整體營收為125億歐元,同比下跌4.8%。FCA第一季度的營收為244.8億歐元,同比下跌4.9%。凈利潤為6.2億歐元,同比下跌39.37%。
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在可以預計的5月份、6月份,中國車市還將會繼續下滑。與此同時,因為電動車市場的不斷增長,會讓燃油車的銷售趨勢性地下跌。
這些都會打擊到傳統車企的營業額和凈利潤。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所有的傳統車企,還不得不拿出數以百億美元計的預算,對未來進行投資。
所有傳統車企的決策者心知肚明,如果不對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趨勢進行投資,代價就是在這一輪汽車產業的變革中被淘汰出局。
為了籌集所有的巨資,傳統車企做了一切他們能夠做的:削減市場營銷費用,對供應商進行兇猛地壓價并拖欠貨款,大幅度降低車型研發預算,干掉一些銷量不高的車型,高管大幅度降薪……
這顯然還不夠,不得已,傳統車企的高管們只能冒著工會和政客們的“槍林彈雨”,關閉制造工廠和啟動裁撤工人的計劃。
據《中國汽車報》統計,在過去的留個月,全球范圍內已有8家車企宣布了裁員計劃,涉及裁撤的員工達4.2萬名。
過去六個月主要車企裁員情況
最近一輪的裁員消息來自于福特。5月20日,福特汽車宣布,將在全球裁撤7000名員工,每年可以節約6億美金。
但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Adam Jonus稱,福特的裁員計劃過于保守,他們需要進一步裁撤2.3萬個工作崗位,才能有效的節省成本,并支持到對未來科技的投資。
福特汽車計劃在未來5年,僅僅在自動駕駛領域,就要投入40億美金。與此同時,他們在電動化方面,幾乎還沒有取得像樣的進展。
福特的戰略合作伙伴——大眾汽車集團,正在游說比爾-福特以及韓鎧特,讓他們共享大眾汽車開發出來的被命名為MEB的純電動汽車平臺。
坦白地說,這是一個非常現實而又正確的抉擇。有什么關系呢?在全球汽車市場,類似的合眾連橫不要太多了。
先別說自動駕駛,哪怕是在純電動平臺上,中國的比亞迪也已經分別與歐洲和亞洲的一些汽車巨頭,達成了共享平臺的合作。戴姆勒-奔馳和寶馬,不僅僅在聯合研發電動車,燃油車平臺的聯合研發,也正在被提上日程。
對于車企們而言,未來從運營體系中摳出利潤,他們已經做了一切能夠做的東西。
但他們還不敢關閉工廠,擔心引起當地社區的嚴重不滿。比如,FCA在歐洲的工廠,據說產能利用率只有50%。
合眾連橫的下一步就是兼并重組,這是發揮協同作用的最重要的一步了。于是,FCA和雷諾汽車合并的案子,就突然出現在了世人面前。
對于全球汽車產業兼并重組的發生,所有人都會有所預料,但當如此巨大的兩個汽車“巨無霸”真得要將設想付諸于行動時,從業者們還是會感到觸不及防。
我們感到震驚的原因在于,這一步來得太快了。
我們感到震驚的原因在于,所有人都知道,盡管每一天都會有人在叫嚷著,全球汽車產業格局,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當這個變化真得發生的時候,大多數人還是感到難以置信。
我們感到震驚的原因在于,汽車產業百年一遇的變革,所帶來的沖擊,正在切切實實地發生在你我的身邊,它不是過家家,它真得會讓很多企業在競爭中出局,它真的會讓很多人丟掉工作的飯碗。
四
在這樣的時刻,所有的汽車從業者,難道還不應該深度地思考一下,這意味著什么嗎?
1.當FCA與雷諾汽車組成一個龐大的汽車集團時,全球范圍內的其他車企,也將會不得不考慮,他們將要如何面對未來的挑戰。
他們現在所面臨的局面,并沒有比FCA以及雷諾好多少,所有的挑戰都是一樣的。汽車市場增速放緩,燃油車業務因為排放法規的日益嚴苛,成本與日俱增,新興的電動車制造商的攻勢咄咄逼人,自動駕駛將會改變汽車的商業模式,汽車將會日益成為一個數字產品,軟件定義將會對汽車產品的功能,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汽車制造商不僅面臨著需要對未來進行巨額投資,與此同時,他們還需要改變自己的企業文化、組織架構、工作流程以及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才。
對傳統車企而言,上述工作中的任何一項,都是巨大的挑戰。
一個可以輕易得出的結論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之內,汽車產業在全球范圍之內的兼并重組,將會提速。
所有的車企集團必須要考慮一個問題,當你們的規模沒有達到1000萬輛的時候,如何在市場上與同行展開競爭?如何能夠在劇烈的轉型和激烈的競爭中殺出重圍呢?
更多的小型燃油車制造商,將會在競爭中失敗。
在整車制造商的帶動之下,上下游的兼并重組也將會提速,無論是零部件供應商還是經銷商,都需要強強組合、謀求規模效應。
2.傳統汽車工業加速走向衰亡。
大規模兼并重組的發生,將會使得這些新興集團,能夠擁有足夠的資源,發展新興科技,更多的資源的投入,一定會加速新技術的成熟速度,進一步反過來加快燃油車產業的消亡。
合縱連橫和兼并重組發生之后,大的傳統汽車集團,可以拿出更多的資源,在市場上收購新興的科技企業,包括自動駕駛、動力電池、車聯網等對未來具有戰略價值的標的。
這些新興企業,在拿到更多的資金之后,技術成熟度會大幅度地提升。
與此同時,假如FCA、雷諾、日產和三菱聯盟能夠達成,就意味著研發通入會削減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同時,規模從原來的500萬輛,增加到了1500萬輛,研發費用的攤銷會再縮減三分之一,采購成本也將會大幅度降低,因為供應商的研發效率也將會大幅度降低。
這將會產生巨大的成本競爭優勢。這樣的優勢,使得他們敢于在單個技術平臺上,投入更多的研發費用,且依然有成本優勢。
這是一個“to be or not to be”的時代,FCA與雷諾汽車集團的結盟,其目的不僅僅是能夠生存下來,他們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快速地發展汽車科技,使得他們在未來的汽車產業中,能夠有一席之地。
在傳統車企加速向未來沖刺的時候,也在加速消滅過去的自己。
五
汽車工業,曾經是地球上最偉大的產業。
然而,這個產業的精英們,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已經將這個榮譽丟失掉了,并已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
每一個時代,都是有工具定義的。
汽車工業,不僅發明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出行工具,也發明了這個世界上大規模的現代化制造工業,也造就了世界上第一批白領階層。
在過去的幾十年之內,汽車產品本身,幾乎沒有發生任何質變,唯一的變化也許是顏值越來越高了,內飾的質地越來越精良。
汽車的從業者,不得不承認,在過去的幾十年,推動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是通訊,是互聯網,是芯片,是軟件,是智能手機。
現在,所有的汽車從業者,有了一個絕佳的機會,讓這個產業重獲榮光。
由于科技的發展,使得汽車產品,已經走到了一個被重新定義的前夜,并將極大地推動人類社會的變革。
在此時此刻,我們幾乎已經不用懷疑,在未來,除了出行工具,汽車將會成為其他的一些東西,他會是:
1.移動能源終端。在會幫助人類,加速走進新能源時代。循環能源的變革,將會徹底打破新階段人類的地緣政治格局,很大程度上解決和平的問題。
2.移動計算終端。毫無疑問,汽車上的邊緣計算能力,將會達到現在巨型機的水平。汽車作為計算終端,算力將會秒殺臺式機和手機,能夠幫助人們完成更多的任務。
3.移動智能生活空間。汽車作為空間的職能,將會得到極大的發揮。對于未來的年輕人而言,也許可以不要買房子,但一定會去擁有一臺作為移動智能生活空間的汽車。
4.下一代互聯網。PC創造了桌面互聯網,智能手機創造了移動互聯網,智能汽車上將會誕生出基于AI計算、AI芯片,5G通訊,VR/AR等核心能力的下一代互聯網。
5.移動機器人。不僅可以陪伴你,還可以幫助你干活、賺錢。
在未來的若干年,如果智能汽車的這些職能,都能夠被開發出來,將會對現在的出行、配送、能源、住房、互聯網、機器人等產業帶來根本性地革命,并會讓這個社會以及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高效、便捷和美好。
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汽車產品,將會重新成為這個時代的標桿性產品,并定義一個時代的生產力水平。
汽車產業一定會重鑄輝煌,而傳統汽車產業則在加速死亡。
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燃油車企借增值稅下調實行降價。在燃油車統治市場百余年后,新能源汽車產業厚積薄發的時刻何時到來?
6月14日,在億歐公司于上海虹橋世貿展館舉辦“2019全球新經濟年會”上,億歐汽車將承辦作為本屆年會重要組成部分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峰會。在本屆峰會上,我們將與來自主流整車廠、核心三電系統供應商、頭部充換電服務企業等新能源汽車產業上下游的頂級大咖共討“后補貼時代下,新能源汽車產業變革與創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