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的時代開啟必然會造就一批新的行業,而之前的部分行業也勢必會遭到淘汰!在智能汽車愈發受重視的今天,我們似乎已經能預見到其將在10、20年后成為主流,而從燃油車轉向純電動車的過程中,將影響從技術到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將帶來產業價值鏈的重塑。在我們徹底告別了燃油車后,到時哪些行業會遭到淘汰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些有意思的。
日前,德國弗勞恩霍夫工業工程研究院(Fraunhofer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受德國IG Metall金屬工會委托,公布了一份圍繞新能源汽車趨勢下,汽車業用人崗位變化的研究報告。部分傳統工人開始抵制新能源汽車,因為新能源汽車路線下的汽車產業,將導致現有制造端用人需求大幅縮水,或將損失近十分之一的就業崗位,大約折合7.5萬到10萬個崗位。
該報告稱,當前汽車產業為德國提供了84萬個就業崗位,其中21萬個就業崗位與動力總成生產制造相關。盡管新能源汽車興起之后,在汽車電子和電池等方面能夠帶來新的就業機會,但傳統燃油發動機和變速器制造的用人需求將大幅縮水,組裝線上的工人數量也將減少。
IG Metall指出,在2030年這個節點上,乘用車動力總成制造的相關就業崗位,有一半將受到汽車電氣化趨勢直接或間接的沖擊。報告設定的汽車市場背景為:到2030年,25%新車為完全電氣化,15%新車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60%新車仍然是汽油車和柴油車及衍生版。屆時德國汽車行業將損失7.5萬個與發動機、變速器制造相關的就業崗位。
為此,德國汽車業界已經開始為汽車行業就業前景感到憂慮。IG Metal工會主席榮格·霍夫曼(Joerg Hofmann)強調:“政界和業界現在需要醞釀規劃,掌控好這場(從燃油車向電動車的)轉型。”
1、汽車工廠
當馬斯克在勃蘭登堡州的格倫海德砍伐深林,在寶馬的故鄉巴伐利亞州建設特斯拉工廠時,已經宣布的用工量并不大,第一階段滿負荷用工量僅為12000人。盡管新能源汽車興起之后,在汽車電子和電池等方面能夠帶來新的就業機會,但傳統燃油發動機和變速器制造的用人需求將大幅縮水,組裝線上的工人數量也將減少。可以預見到的是,未來的生產線將全部由機器人來完成。
2、汽車維修
我們都知道,傳統燃油車最關鍵的部件是發動機和變速箱,而電動車最關鍵的部件是電池、電機、電控系統。那么在將來電動車普及之后,發動機和變速箱這兩個重要的部件就會榮耀退出歷史舞臺,也就不需要再去有技師去修理這些,即使有那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大規模。所以如果你是修車技師,那么建議你現在還是進修下電動車的修車技能吧,這將在你未來轉型的時候發揮出重大作用。
3、機油/變速箱油工廠
剛剛說了發動機和變速箱是傳統燃油車的關鍵部件,那么機油和變速箱油則是這兩個關鍵部件中的關鍵元素,因為不管是在發動機還是變速箱中,都存在著金屬之間的互相摩擦,如何在保護內部金屬元件的同時又能夠提高工作效率?潤滑油的作用便是如此。不過在電動車上是不需要發動機和變速箱的,所以相應的潤滑油自然也不需要。看來這些潤滑油品牌也將面臨倒閉的風險。
4、加油站
燃油車,從名字上就能夠清晰地看到我接下來要講的。不管是汽油車還是柴油車,統稱為燃油車,燃油燃油,燒的是油。而電動車可“燒”的是電。所以不管是什么國內的中石化、中石油,還是國外的殼牌、道達爾加油站,在電動車普及的時候大部分的加油站可能都會面臨關張的命運。而現在的充電站,也不需要有工作人員看守,那么加油站的員工在未來何去何從,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事情。
5、出租/大巴司機
上面說的都是電動車,但別忘了,電動車只是智能汽車的代表之一。作為智能汽車來說,其有很多代名詞,自動駕駛同樣也算一個。現在國內最有名的百度Apollo自動駕駛出租車,已經達到了L4級別。前一陣我本人在北京亦莊就體驗了一回,可以說表現驚艷到第一次坐自動駕駛車輛的我了,不過在體驗時也發現了它的不完美,比如實現并線。
不過我想說的是,等到智能汽車普及的時候,自然已經達到了L5級別,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100%自動駕駛,那么率先投入市場中的必然將是出租車和大巴車行業,屆時的司機們將會面臨失業的境地。不過這個目前來看還為時尚早,不用過多擔心。
6、高速收費
現在全國都在普及高速ETC收費,那么等到了自動駕駛或者說無人駕駛普及后,試問高速收費口難道還會有工作人員駐守嗎?答案當然是不會。屆時的收費站,將實現100%ETC在線扣款,都沒有駕駛員了還怎么交錢,對不對?所以在智能汽車普及后,高速收費站的工作人員自然會面臨失業的風險。
7、交警
鐵飯碗,終究也有不鐵的一天。有人會問,智能汽車普及,這跟交警有什么關系?他們又不涉及造車、修車、開車。我之前看過一部美劇,它講的就是未來世界,里面的汽車全部是自動駕駛,有序的在道路上行駛,這自然會減少很多很多交通事故及擁堵情況,自然就不需要那么多警力來維護秩序。而且未來的交警可能會以無人機的形式出現,遠程在線。
2017年,由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顯示,我國規模以上的制造業人才總量為809萬,其中十大重點領域之一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人才僅有17萬。人才需求預測數據表明,2025年該領域人才需求將達到120萬,缺口則高達103萬。
我國之所以與老牌汽車強國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情況,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主任楊殿閣表示,除了產業變革需要大量全新人才的加入,傳統汽車人面對行業的各種新變化,其能力和知識結構也“開始不太匹配”。兩個因素疊加,導致目前國內汽車行業“人才奇缺”的現狀。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執行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朱明榮也曾直言,人才總量與產業大國的發展現狀不匹配,是當前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面臨的一大難題。
總結:就如開篇所說,一個新時代的開啟,必定會將舊時代的部分東西淘汰掉。本文中列舉的這7項工種,有些看似是無稽之談,但琢磨琢磨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看來不管哪個行業,都會被時代的浪潮拍在沙灘上,選擇對的時候進行轉型,這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如果你從事以上部分工種,如汽車修理技師,建議多學學一些電動車的修理技能,這樣才會在未來的新時代下突顯自己的價值。而像加油站、出租車等工種,未來將會如何需要去考慮,但現在還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