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鋼鐵行業是產業范疇的耗能小戶,也是我國節能減排后勁最大的行業之一。“十一五”時期,鋼鐵行業一方面頻頻被“點名”,成為全社會節能減排的重點和難點領域;另一方面,鋼鐵行業節能減排取得的...
鋼鐵行業是產業范疇的耗能小戶,也是我國節能減排后勁最大的行業之一。“十一五”時期,鋼鐵行業一方面頻頻被“點名”,成為全社會節能減排的重點和難點領域;另一方面,鋼鐵行業節能減排取得的成效,也為全社會推進節能減排做出了巨大貢獻。
與“十一五”相比,“十二五”期間,國家的環保法律法規將更加嚴格,節能減排任務更艱巨,鋼鐵行業的壓力也更大。在“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鋼鐵行業發展重點方向中,與節能減排相關的內容占據了大多數:支持非高爐煉鐵、潔凈鋼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等技術開發;重點推廣能源管控系統技術和高溫高壓干熄焦、余熱綜合利用、燒結煙氣脫硫等節能減排技術。
鋼鐵生產低碳化趨勢不可逆轉
4月25日,太原鋼鐵集團的“公眾開放日”活動迎來了第一萬名參觀者。活動開展一年多來,上萬名當地市民走進太鋼的生產園區,感受這座廠區綠、生產“綠”、產品“綠”的“綠色鋼廠”。
“十一五”期間,寶鋼、太鋼、唐鋼等一批“綠色鋼廠”相繼成形,它們用實踐證明,鋼廠這種高能耗生產場所,也能實現廠區環境和生產流程的綠色環保。
“綠色鋼廠”,是鋼鐵行業推進節能減排的集中體現。“十一五”期間,我國鋼鐵行業節能減排投入不斷增加,成效顯著。到2009年,中鋼協會員企業僅污染防治投入占固定資產總投資比重已經達到8.9%,比2005年提高了2.7個百分點。剛剛卸任的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總經理鄧崎琳說,“十一五”期間鋼鐵行業主要節能減排指標已達到或高于《鋼鐵產業發展政策》的目標要求,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大幅縮小,其中部分指標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建設‘綠色鋼廠’,不僅是國家和社會的環保要求,也是鋼廠自身技術升級、結構調整的必然選擇。”太原鋼鐵集團董事長李曉波說,在環保約束越來越大、資源成本越來越高的時代,節能減排已經成為增強鋼鐵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太鋼的發展史就是明證。“十一五”期間太鋼建成的大型、高效、節能和環保的全流程工藝技術裝備,使企業一躍成為全球最大、工藝裝備水平最高、品種規格最全的不銹鋼企業。而2005年以來,太鋼先后投資54.96億元實施的87項節能減排、循環經濟項目,也使企業實現了廢水、廢酸、廢氣、廢渣、余熱余能的高效綜合利用。如今,僅節能減排項目每年就可為太鋼增加產值16.7億元,增加效益5.5億元。
技術進步,為“綠色鋼廠”提供了有力支撐。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鋼鐵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大批成熟的節能減排技術。今年一季度,由中鋼協組織的“新一代可循環鋼鐵流程工藝技術”項目全面進入課題驗收階段,從已完成驗收的部分課題看,寶鋼“鋼水快速精煉技術集成”等一批先進工藝及流程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鄧崎琳說,與“十一五”相比,“十二五”鋼鐵工業面臨節能減排任務更加艱巨,法律法規要求更加嚴格,鋼鐵生產的環保成本將進一步加大,鋼鐵生產低碳化趨勢不可逆轉。
來源:中國建材第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