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今日表示,政府放權,一是要減少不必要的干預,審批權要放開。還有一部分,是如何更好發揮市場、政府作用,在不同政府之間,來確定管理責任。3月23日上午,中國發展高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今日表示,政府放權,一是要減少不必要的干預,審批權要放開。還有一部分,是如何更好發揮市場、政府作用,在不同政府之間,來確定管理責任。3月23日上午,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4“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國”大會舉行。
樓繼偉認為,財稅體制改革有三個方面的問題需要注意:
首先,應當由政府理解的職責,如何在不同政府,不同層級之間劃分;
其次,政府管理方式,如何讓公眾參與并更加透明化;
最后,政府應該如何從事前審批,轉化為事中和事后的監管。
在談及地方債問題時,樓繼偉稱,地方政府不能像中央政府那樣,中央政府有宏觀責任,所以財政有時候要盈余,有時候要赤字,根據這個要求進行發債,平衡或者赤字,然后發債融資的。
樓繼偉稱,為中國老齡化發展非常快,如果今后十幾年不能很好增加國民財富,很好積累有效產能,到老齡化到來的時候,會發現消費率不斷上漲。
在回答居民儲蓄率過高等問題時,樓繼偉表示,更多的增加消費,方向無疑是正確的,但是不能強調過分,還是要保持比較高的國民儲蓄率,同時轉為比較強勁的投資。“因為中國的老齡化發展非常快,如果在今后的十幾年的時間不能很好的增加國民財富,很好地積累有效產能,十幾年之后當老齡化到來的時候,就會發現消費率會不斷地上漲,那時候未富先老的問題就會很大,所以說投資還是非常重要的。”
對于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的沖擊如何時,樓繼偉指出,大規模的刺激計劃讓經濟很快又熱起來,使得生產價格指數(PPI)超過消費價格指數(CPI)。因為稅收基本是間接稅,就使得稅收增長高于GDP的增長。但是,從去年開始,PPI環比是負的,今年1月到2月環比仍然是負的,這就使得財政收入的增長不大可能繼續大幅增長。
樓繼偉指出,未來中國經濟的增長目標已經發生轉變。比如政府此前確定的三個目標:就業、物價和GDP,在描述具體目標的時候都用的“左右”的描述,而且更強調了前兩個,這說明增長方式正在轉變。
在被問及是否應引入旨在打擊投機行為的資本利得稅問題時,樓繼偉稱,當前,中國只有薪酬收入部分是按照累進征收的,“三中全會”的新提法是要改成綜合和分類相結合,就是把個人所有收入都算入應稅所得,做出一定政策扣除,實行累進式征稅。“只有在這種條件下,才能引進資本利得的征稅,這在計劃之中,但不在今明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