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記者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胡曉煉,全國政協委員、農業部原副部長陳曉華,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全國政協委員、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就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
戰略目標轉向高質量
針對記者提出的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經濟增長目標定為6.5%,低于去年6.9%的經濟增速,并且有十余個省份下調了2018年經濟增長目標問題,錢穎一表示,把今年的經濟增速預期目標定在6.5%,比去年實際增長低0.4個百分點,這是為給經濟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的轉變留有空間。
錢穎一表示,同過去幾年一樣,政府工作報告中確定的經濟增長目標都是預期目標,不是計劃目標。2017年政府設定的預期增長目標是6.5%,中國經濟實際增長為6.9%,超過了設定的預期目標。而今年設定的預期目標仍然是6.5%,與去年設定的預期目標是持平的。“今年與往年非常不同的一點是,十九大確定了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的轉變,這是一個戰略性的轉變。”錢穎一說。
錢穎一指出:“從地方來講,有十幾個省份調低了增長目標,這是地方政府為了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的轉變過程中行為的一個變化。這個變化是非常有意義的,是一個重要的信號。”錢穎一表示,長期以來,地方政府追求經濟增長,但是向質量方面的傾斜不夠,這一次應該說地方政府在這方面已經開始有所轉變。雖然增長速度的預期目標低了一點,但是工作的壓力和挑戰更高了,因為高質量的發展不像簡單的GDP增速這么簡單,也很難用一個指標來衡量。所以挑戰性是更大的。
對此,楊偉民表示,在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央需要建立政策體系、指標體系和考核辦法,來引導各級政府摘掉過去拼命強調GDP的“緊箍咒”。在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上提出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建立六大體系,加一個體制,實際上是6+1的政策體系和體制。楊偉民表示,建立這六大體系和一個體制都是長期的任務,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過程中。
楊偉民認為,應該鼓勵每個行業、每個企業、每個產品都瞄準世界同行業、同類企業、同類產品的世界最高水平,提高技術,培養人才,研制設備,如果多數行業、企業、產品都能夠達到世界上最好的水準,那我國就實現了高質量發展。他強調,從政府來看,六大體系中最主要的是政策體系。
楊偉民表示,高質量發展只是剛剛開始,這個路程還需要很久,在這個過程當中評價、統計、政策的體系等都會相應地做出一些調整,需要逐步完善。“總之,我們的目標是推動國家的經濟更高質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有效率地發展。”楊偉民說。
改革推動品質革命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實體經濟的壯大與提升。作為實體經濟的企業代表,寧高寧表示,從世界工廠到制造業大國,中國制造業一直在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品質和技術水平上仍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通過幾年的創新發展,中國制造業已經在向產業升級,向高質量提升階段轉變,在這方面,中央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起了很大作用。”
寧高寧表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市場本身和政府的支持,相信中國制造業的升級,很有可能像互聯網技術應用一樣,在幾年以內有很大的進步,從而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目前備受關注的國有企業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如何進一步推進改革?寧高寧表示,國企改革進行了很多年,也取得了很大成績。政府工作報告中也講到國企利潤2017年增長了23.5%,應該說國企發展還是比較健康的。但國企所處的行業,相對來講是傳統行業,創新能力和引領能力不夠強。國企改革具體要從股權改革,戰略方向調整,人的觀念、水平、能力的提升入手,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防控金融風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打好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的攻堅戰,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胡曉煉表示,從金融監管部門的角度看,就是要促進金融體系的高質量運行,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對一些大的金融控股集團的違法違規問題出臺監管措施化解風險,也就是“拆彈”,不讓“黑天鵝”飛起來,不讓“灰犀牛”沖出來。
胡曉煉表示,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關注防范金融風險,強調要守底線,要有風險意識,要有憂患意識,對風險一定要早識別、早預警、早處置、早化解。在處置風險中,監管當局采取了分類施策的做法,而不是一刀切。同時,作為金融機構,要在開放型經濟建設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要積極地填空白、補短板,為進一步改革開放、開放型經濟建設作出金融業貢獻。
積極對外合作
企業在做大做強做優的同時,不忘擴大國際產能合作,優化對外投資結構。胡曉煉對此表示,2017年在對外開放、對外國際產能合作以及建設開放型經濟體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要進一步擴大開放,進一步推動改革。加強對外經貿合作。
一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和中國的經濟發展融合度非常高,所以把這塊蛋糕做大,對于建設開放型經濟作用是非常顯著的。
二是繼續推進貿易便利化和自由化。在繼續擴大出口的同時,要更加注重進口。今年國家已經決定要在中國舉辦進口博覽會,把進口和出口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同時一起促進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使得整個貿易有更大發展,推動我國向貿易強國邁進。
三是跨境投資。積極的“引進來”和積極的“走出去”。在“引進來”方面,要進一步擴大外商投資市場準入,服務業的開放、制造業的開放、金融業的開放等,都有一大批具體舉措。在對外投資方面,要圍繞服務發展實體經濟,把有限的資金用到刀刃上。
通過這些工作,可以在貿易、投資、生產服務業方面形成網絡,把中國的經濟和世界經濟更緊密地融合起來,把中國的大市場和世界市場更緊密地聯系起來。不但中國經濟從中能夠獲得高質量的發展,而且對帶動世界經濟發展、推動世界經濟持續增長也會發生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