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隨著政策逐漸明朗,國內光伏市場信心大幅提升,在國外市場拉動下2019年一季度呈現淡季不淡的現象。在價格端,光伏巨頭隆基、中環、協鑫也紛紛開啟漲價模式。
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自去年5.31新政至今已有9個多月,隨著今年利好政策的出臺,短期看來,硅料市場表現平穩;硅片有小幅上揚趨勢;電池片和光伏組件預計會出現小幅下滑趨勢。
首先,看硅料環節
作為光伏產業鏈的重要原材料,硅料決定著硅片、電池片、光伏組件的“命脈”。自去年5.31開始,多晶硅-菜花料均價120元,現(2019年2月28日)已平穩降至均價71元,多晶硅-菜花料大幅波動后現已重歸平穩的趨勢,僅1月30日上調至74元,主要受春節假期影響,下游多晶硅片廠在春節期間降低開工率,因此多晶用硅料的需求較弱,短期較平穩。
多晶硅-致密料5.31期間均價130元,經歷了跌宕起伏后現平穩降至均價81元,據pvinfolink分析,春節緣故,多數大廠的訂單執行已經都在年后,甚至2月底,預計年后單晶用硅料價格,不會有太大變化。現已進入3月初,也未出現波動。
(數據來源:pvinfolink,采用均價)
其次,看硅片環節
我們都知道,硅片主要看隆基、中環、協鑫三大巨頭,這些企業是行業的方向標。今年利好政策頻出,帶動光伏股普遍上漲,2月18日-22日起,保利協鑫漲4.17%,協鑫新能源漲2.63%,陽光能源漲1.27%;而隆基也終于“按耐不住寂寞”,2月22日,隆基股份官網宣布,單晶硅片P型M2 180μm厚度調漲,國內價格從3.05元/片上調0.1元/片至3.15元/片,這是隆基在2018年連續11次下調單晶硅片價格后,首次發布價格上調。據了解,本次漲價并不會影響終端市場。
(數據來源:pvinfolink,采用均價)
由圖可見,自5.31新政開始,單晶硅片相較于多晶硅片波動大,短期出現“M”走勢。就在產業鏈全線下跌之時,單晶硅片價格堅挺,短期維持均價4.2元,可好景不長,直到去年6月底,下調至3.35元,從此單晶硅片進入3元時代,截止到今年2月27日,單晶硅片-180μm均價持穩在3.15元左右。
而多晶硅片-金剛線由去年5.31期間的均價2.9元下調至現在均價2.12元,價差0.78元。2018年7月初-8月中旬價格稍有反彈,價格區間均價2.4-2.5元,8月底降至均價2.45元,接下來的日子,市場便一路下滑。直到2019年春節放假前期出現小幅上調趨勢,均價在2.06-2.08元區間,節后歸來,市場繼續小幅上揚,截止到2019年2月27日,均價在2.12元。
據了解,2019年多晶硅料、高效電池這兩個環節均有大幅擴產,基于兩者毛利相對較高;而硅片在今年擴產少,供需格局在供應鏈中較為緊張,相關人士分析,這一趨勢在短期不會改變,產業鏈利潤或將向硅片轉移。
再次,看電池片環節
2018年電池行業最大的亮點是PERC產能擴張和效率的提升,去年下半年,領跑者項目拉動了高效PERC電池需求。而今年領跑者項目的結束,電池片環節受阻。
(數據來源:pvinfolink,采用均價)
由圖可見,自去年國慶節后到現在,單晶PERC電池片-21.5%+雙面市場呈現上揚趨勢,均價由1.25元上調至1.31元。但2019年隨著新產能的進一步釋放及領跑者項目的結束,2月之后價格可能會出現下滑。就在2月26日,通威太陽能已經在官網公開電池片價格,相比之前,單晶PERC電池片的價格從1.3元左右下調至1.26~1.27元,單晶PERC單面與雙面的價差僅0.01元/瓦。
值得關注的是,2月底單晶電池片-20%開啟漲價模式,自去年11月初均價持穩在0.98元,2月最后一周上調至1元,能否回到5.31之初的價位值得關注。
最后,光伏組件環節
“5·31”導致光伏成本快速下降,海外GW級市場需求興起加快了國內光伏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據機構調研,國內部分一線組件企業上半年的訂單基本已經簽售,這意味著短時間內光伏組件價格很難再有較大幅度的下調。
由圖發現,PERC組件和多晶組件均沒有逃脫5.31新政的“魔掌”。PERC組件直到去年9月,均價維持在2.1元,截止到2月27日,小幅調整到2.15元,市場表現較為平穩。據了解,高效組件技術可降低度電成本0.1元/kWh以上,降幅超20%,憑借這項技能,備受企業青睞。
(數據來源:pvinfolink,采用均價)
而多晶組件就沒有PERC組件幸運了,今年年初由均價1.8元下降至1.76元,呈現緩慢下滑態勢。由于一季度印度傳統旺季結束后開始轉弱,預計三月多晶組件價格仍會延續二月行情緩慢下滑。
據PVInfolink預測,2019年全球光伏組件需求量有望從2018年的91.5GW增長至112GW左右,隨著組件需求的增加,也會帶動上游硅料、硅片、電池片市場的活躍度。
不難看出,整個產業鏈在5.31時期發生了劇烈震蕩之后,進入2019年初,市場曲線動蕩不明顯。
相關閱讀:德國驚現搶裝 1月光伏裝機579MW
根據德國聯邦網絡局(Bundesnetzagentur)的最新數據,德國1月份并網光伏系統579MW,相比2018年12月的376MW增長了35%。其中新增的屋頂光伏裝機量為502.9MW,地面電站約為52.3MW。
(SOLARZOOM制表)
這是自2012年10月(612MW)以來的最高裝機量。主要原因在于德國從2019年2月起,開始降低40KW~750KW之間的光伏電站的上網電價補貼,這導致了德國一月份的搶裝。數據顯示,2019年1月,大約1880個在此規模區間的系統并網,累計裝機容量為450MW。相比2018年1月,這一類型的光伏系統并網僅158個,2018年全年為4180個。
隨著上網電價的逐月調整,預計這種搶裝仍會持續直到整個市場崩潰。
截止1月底,獲得德國可再生能源法案(EEG)補貼的累計光伏裝機量已達到46.508GW。根據此前政策,超出52GW后,光伏項目可能將不再獲得EEG補貼,那么德國可享受補貼的光伏規模僅剩下5.5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