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16日,已有1676家公司發布2019年中報預告,其中預喜公司超過半數,扭虧企業104家。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已披露預告的公司中,首虧數量已達到172家,超過去年全部中期預告中首虧的132家公司。
預喜數量已超過半數
業績正向預喜公司數量超過半數,達54%,其中業績預增公司數量最多為394家,略增公司數量為348家,此外,還有105家公司出現了扭虧;負向預警公司數量占比43%,其中預減公司數量較大,達到237家,略減公司為167家;還有46家公司表示“業績不確定”。
制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巨靈財經
在394家預增公司中,業績增幅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因為細分市場回暖,如深天地A(000023.SZ)稱其混凝土業務受產品銷售價格上升的影響,毛利率水平高于上年同期約3.8%,使得創利規模和能力同比上升;也有的是因為并購企業合并報表,如國光電器(002045.SZ)表示出售控股子公司廣州國光智能電子產業園有限公司61%的股權使得投資收益同比增加;有的來自于政策補貼、土地補償等,如宏創控股(002379.SZ)表示將收到的31,489.81萬元出售土地使用權收儲補償款項記入其他業務收入所致。
此外,104家扭虧企業比較亮眼。其中中信國安(000839.SZ)業績增幅最大,預計凈利潤約1.1~1.4億元。公司在分析業績大幅提升時表示主要源于非經常性損益。報告期內,公司出售了江蘇有線的部分股票,而且公司之子公司轉讓了天津國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權,產生投資收益。
也有公司因為政策支持而導致業績靚麗。金溢科技(002869.SZ)表示當期凈利潤約4200萬元~4800萬元,同比增長13.4倍,主要原因是2019年5月21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大力推動高速公路ETC發展應用工作的通知》政策影響,公司獲得的銷售訂單突增,導致二季度確認的營業收入和銷售毛利均較前次預計數較大幅度增加,最終導致凈利潤增加。去年同期收益為-0.03元。
制造業行業景氣度出現分化
首虧意味著公司上市以來第一次出現虧損。
2019年上半年,國內外經濟形勢格外復雜多變,全球貿易摩擦頻現,不同行業的景氣度發生了顯著分化,“新”、“舊”行業面臨著不同的發展前景與供需關系,導致許多公司經營環境也隨之出現改變。
首虧公司中受累最多的當屬制造業。統計發現,在117家首虧的制造業公司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企業數量最多,達到20家;其中較為矚目的是蘋果、小米等手機的外觀以及視窗供貨商藍思科技(300433.SZ),其預虧1.2~1.6億元;汽車制造業也有13家公司出現首次虧損,其中不乏知名車企,如整車企業長安汽車(000625.SZ)預計虧損額為19~26億元。
在解釋虧損原因的時候,長安汽車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整體業績下滑,主要受銷量下滑影響。去年同期公司每股收益為0.33元。
藍思科技在對于首虧的解釋中認為,公司經營穩健,并采取了積極的市場策略,帶動了公司收入同比上升。但由于產品毛利率下降,出現了短期利潤虧損;同時非經常性損益影響1.9億元。對下半年,藍思科技預計:“2019年下半年,公司主要國內外客戶的新產品將陸續發布,公司的產能將得到較好滿足。公司將繼續提升智能制造水平,降成本、促交付、增效益,鞏固公司在行業的領先地位,充分發揮產能和高交付率優勢,提升市場份額。”
此外,我國衛星導航產業首家上市公司北斗星通(002151.SZ)也表示首次出現虧損為3000萬元~5000萬元。北斗星通是一家以推動北斗產業化應用、助力導航產業發展為主營業務的A股公司。公司解釋首次出現虧損的原因是:第一,公司為未來發展,繼續在研發方面保持高強度投入,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研發費用約1,900萬元,同比增長32%;第二,公司對加拿大FathomSystemsInc的其他權益投資,由于在報告期內標的公司的財務狀況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賬面資金不足以維持正常的經營活動,出于謹慎考慮對此筆投資計提了全額減值準備,涉及金額為3,001.6萬人民幣;第三,國內智能網聯業務受汽車行業整體需求下降影響,經營表現亦有所下降,該業務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約3,000萬元。
制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巨靈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