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碳化硅市場弱勢維穩,似乎是黎明前的破曉,在醞釀著什么……或前途明亮,或岌岌可危,或平靜無聲,碳化硅接下來要如何演繹?小編從供需方面分析:
一、供應方面
8月初開始,甘肅、寧夏地區碳化硅企業響應環保政策好號召,陸續進入停產整頓階段。進入8月中旬之后甘肅地區停產規模達到了80%以上,產量大幅縮減。而寧夏地區環保標準嚴格,產能利用率較低,加之其他地區部分產量冶煉過程中出現技術失誤等原因,造成碳化硅供應一時進入緊張境地,從月中開始主產區碳化硅開始強勢運行,部分地區漲幅達到100元/噸。
進入中下旬,甘肅地區碳化硅企業經歷“環保大賽”的“上半場”之后,短暫休息,部分碳化硅企業陸續開工,寬溝地區4家企業恢復產生,新增產能預計達到14萬噸,9月上旬將有成品供應市場。除此之外,另有部分企業也將進入恢復生產階段,碳化硅產量將出現短期內大幅增加。
二、庫存方面
看庫存數據(如下圖),2019年從4月份開始國內黑碳化硅庫存出現持續增長,7月份碳化硅庫存量同比增長幅度達到了105.1%。其實不難發現,8月份碳化硅企業大幅停產對碳化硅價格實為利好方面。
三、需求方面
近日,國內鋼材市場弱勢下行,受宏觀面利空消息影響,下游采購延緩,鋼市量價齊跌。8月27日,國內18家建筑鋼材生產企業下調出廠價20-90元/噸。業內人士預計后期鋼廠繼續減產空間有限,供需壓力或加大。受制于鋼材成本的壓力,在8月份寶鋼股份率先喊出口號: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強力推進2019—2021年新一輪成本變革!隨后,方大特鋼提出精細化管理之路——從原燃材料采購抓起!所以鋼廠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勢在必行。對于耐材企業來說,鋼廠降本的重擔便落到了耐材制品企業身上,那么間接對耐材原料的價格也勢必是一個利空消息。
如果拋開市場供需方面,將視線再轉移到碳化硅企業。雖然部分碳化硅企業完成了污染防治設施的升級改造,但是相關部門的日常監管力度卻進一步加強,加大生產原料抽檢,嚴禁使用劣質煤和石油焦等冶煉碳化硅,加大廢氣監測頻次等等,也進一步預示著:碳化硅的成本仍將處于高位!
碳化硅庫存超低位,市場價格上行,貌似也是理所當然。不過當碳化硅市場供應恢復,開工率達到一定程度之后,市場回歸到理性價格也必定是不容置疑的,受制于成本方面的壓力,碳化硅后期或進入微利時代!還是要呼吁碳化硅企業應該向深加工發展,進而轉移原料方面的產能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