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席卷全球,威脅全人類的生命健康、生活秩序和經濟活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把此次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沖擊,稱之為“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而面對這一局面,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似乎沒有一個經濟體能從經濟降至負增長的困境中逃脫。
一邊是重啟經濟的壓力,一邊是仍未看到盡頭的遏制疫情,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陷入了兩難境地。以當前的疫情中心美國為例,盡管每天的新增感染者仍在以2萬-3萬的數量增長,總統特朗普仍表示“必須讓經濟恢復動能”并將分階段放寬限制。
冒著病毒持續擴散的風險也要解除封鎖,美國和全球主要經濟體當前的經濟壓力到底如何?或許從當前各國第一季度機床訂單情況,我們能從中窺知一二。
美國2月機床訂單環比下降16.5%
根據美國制造技術協會(AMT)發布的報告稱:2020年2月美國機床訂單較上月漲幅3%,增至2.779億美元,但環比2019年2月下降16.5%。截至2020年2月的訂單總額為5.47億美元,比2019年年初的訂單總額低26.2%。
2019.2-2020.2美國機床訂單情況
“在疫情爆發之前,我們曾預計今年上半年制造業機床訂單會減少,下半年會增加。但不幸的是,目前經濟下滑的程度比預期的要嚴重得多。雖然我們預計下半年經濟可能會出現反彈,但是這種復蘇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AMT負責人表示。
德國3月機床訂單同比下降22.6%
根據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VDW)的報告稱,2019年機床訂單總計下降了22%,德國國內預訂下降21%,出口訂單下降了22%。而基于去年令人失望的機床需求情況疊加今年疫情的突襲,2020全年德國機床產量恐將下降18%。
德國3月加工制造業工廠訂單數量比2月下降15.6%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德國3月加工制造業工廠訂單數量比2月下降15.6%,機床等訂單數量較2月縮水幅度較大,達到22.6%。
VDW主席Heinz-Jürgen Prokop表示:“這與以往的制造業低迷期不同,恐怕無法寄希望于快速復蘇”。
日本3月機床訂單同比減少40.8%
根據日本工作機械工業會4月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機床訂單總額(快報值)同比減少40.8%,降至773億日元,連續18個月低于上年。
日本機床訂單總額降至773億日元
從訂單總額來看,日本國內訂單減少36.5%,降至342億日元;海外訂單減少43.8%,降至431億日元。當下,面向中國的訂單占到外需的約四分之一, 在中國政府新基建計劃的刺激下,機床訂單似乎略有漲幅趨勢,訂單額降幅較2月(47.6%)稍微縮小。
面對疫情困局,連大型企業也難逃窘境,芝浦機械(原東芝機械)表示,“受疫情影響,國內外設備投資意愿依舊處于低迷狀態,而且出差受到限制,難以展開合作洽談”。
中國3月PMI指數回升16.3%
根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的采購經理人指數 PMI 重回榮枯線以上,為 52.0%,較上月回升16.3%。其中,生產指數為54.1%,較上月回升26.3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52.0%,較上月回升22.7百分點。工業產值的同比下降率從1~2月的13%縮小到3月份的1%。
種種跡象表明,機床工具行業總體運行正逐步恢復,3月份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產值、產量、訂單量等主要經濟指標環比明顯回升,市場需求也在逐步回暖。雖然同比仍呈大幅下降趨勢,但當前中國已經度過疫情高峰期,復工復產的有序開展不斷推進經濟重啟進程,制造業終將撥開迷霧見天明!
遏制疫情需要時間,各國在適應與病毒打持久戰的同時,還要重整危機下的經濟。無論是優先穩疫情,后振經濟,或是兩手同時抓的國家,只有最早確立對“新常態”適應能力的國家或者企業,才能成為新的時代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