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出席并表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提升制造業供給體系質量、滿足國內消費升級需求是構建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部署,今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開展了六方面工作,并取得積極的成效:
一是持續推進創新能力建設。今年以來,在稀土材料、高性能醫療器械、集成電路、先進印染等領域新建了四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以市場化方式組織產業鏈上下游開展聯合攻關。重點領域創新取得新突破,5G手機芯片投入使用,北斗導航系統實現全球組網,以高技術、智能化、柔性化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不斷培育壯大。
二是強化產業基礎能力建設。深入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加快基礎技術和產品攻關突破和應用,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水平,高密度封裝覆銅板等一批基礎領域瓶頸短板得到初步緩解,低殘余應力航空鋁材等部分關鍵基礎產品和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三是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疫情期間,組建跨部門制造業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專班,搭建重點行業產業鏈對接平臺,跟蹤22條重點產業鏈,調度保障131家核心企業,帶動了上下游約60萬家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實施產業鏈提升工程,著力補短板、鍛長板,打通產業鏈供應鏈斷點、堵點,防止產業鏈斷鏈,5G、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業鏈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四是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力度,編制2020年技術改造升級導向計劃,與國開行聯合實施制造業專項貸款,推動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建設,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五是加快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大力發展信息消費等新型消費,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服務機器人,充換電樁等新興產品保持高速增長,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為形成新發展格局凝聚了數字力量。
六是著力培育優質企業群體,建立健全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制,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領航企業、在細分領域全球領先的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截至目前,已遴選發布417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和24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加快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