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稀土的盜采、超標開采、超計劃生產等業內潛規則即將面臨一場“嚴打風暴”,昨日工信部等六部委下發通知,對存在上述行為的企業責令停產整改,甚至可能吊銷相關證照。在昨天(8日)舉行的第三屆...
稀土的盜采、超標開采、超計劃生產等業內潛規則即將面臨一場“嚴打風暴”,昨日工信部等六部委下發通知,對存在上述行為的企業責令停產整改,甚至可能吊銷相關證照。
在昨天(8日)舉行的第三屆包頭稀土論壇上,工信部稀土辦主任賈銀松明確表示,將嚴格執行國家指令性計劃開采指標,杜絕超標開采。此外,昨日工信部還正式出臺《六部門發通知開展全國稀土生產秩序專項整治行動》,決定自2011年8月1日至12月31日開展稀土生產秩序專項整治行動。
不僅是工信部,8月5日,國土資源部也發文稱,嚴厲打擊稀土違法勘查開采和超指標開采,維護良好開發秩序。
然而,昨天接受媒體采訪的多家稀土公司和下游應用企業認為,如果嚴格執行國家指令性計劃,將對下游造成巨大打擊。
嚴令稀土行業整改
昨日,工信部等六部委在《關于開展全國稀土生產秩序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中表示,自2011年8月1日至12月31日開展稀土生產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對稀土礦山和冶煉分離企業無計劃、超計劃生產,收購和銷售非法開采的稀土礦產品等行為進行查處。有關部門需對發現的無計劃或超計劃生產企業由省級工業主管部門立即責令停產,12月31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監察部、環境保護部等相關部門組織檢查驗收,并向社會公告專項整治結果。
今年我國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9.38萬噸,冶煉分離上限指標則為9.04萬噸。目前雖然尚處年中,卻已經傳出部分企業、地區提前使用完指標的消息。其中,江西地區尤為嚴重。江西稀土行業協會內部人士表示,現在核查即將到來,企業普遍處于停產觀望狀態。
對于冶煉分離上限指標,不少企業叫苦連天,稱“不夠用”。其中,五礦有色已在8月份主動停產,并號召同行也跟進停產,以確保稀土市場平穩運營。但對于五礦這一號召,應者寥寥。
雖然對于“指標是否已經使用完畢”的問題,業內出現明顯分歧的表述,不過包括中國稀土學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和部分龍頭企業在內的業內意見卻相當一致:全行業停產不可能。
不可能全部停產?
如果此次六部門行動能夠嚴格得以執行,全國大部分稀土分離企業都將被迫停產。
“我覺得,應該停掉一部分公司,不應該全部停產。”中國稀土學會秘書長林東魯昨天表示,有一些公司目前還有一些儲備。
對于停產,反應最強烈的是下游生產企業,包頭一家釹鐵硼生產企業管理層表示,如果稀土廠都停產,將給公司造成巨大壓力,屆時就不是買不起稀土,而是買不到稀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