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2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7年前三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鄭立新表示,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推進。鋼鐵去產能已完成預定目標任務,依法取締“地條鋼”任務按期完成。
據生意社了解,在2017年初國家就制定了全年鋼鐵5000萬噸左右的去產能任務。而目前在2017前三季度就已經完成預定目標任務。由此可見,預計2017年全國鋼鐵去產能任務又會超額完成。
而據國家十三五計劃,鋼鐵總共去產能約1.4億噸,截至2016-2017年前三季度已經淘汰1.15億噸,距離整體目標還有2500萬噸。另據生意社統計,截至2015年我國總體粗鋼產能大約在12億噸,若2016年“嚴控新增,大力削減”鋼鐵產能,2017年則“堅定不移,積極推進”鋼鐵去產能任務,那么初步認為2017年粗鋼產能或會削減至10.8億噸。而據生意社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粗鋼產量在80668.20萬噸,2017年前三季度為63948萬噸,根據模型測算全年會達到8400萬噸,同比增長40%。因此預計2017年鋼鐵產能利用率在77.78%,我國鋼鐵行業從“產能嚴重過剩”已經轉變為“產能過剩”。(PS:國際通行標準,產能利用率超過90%為產能不足,79%~90%為正常水平,低于79%為產能過剩,低于75%為嚴重產能過剩)
綜上所述,生意社鋼鐵分社何杭生認為,2017年是我國鋼鐵行業“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騰飛之年。去產能不僅使得鋼鐵產能過剩環境得到緩解,也促使了行業利潤大幅回升,整體行業回暖,噸鋼利潤在上半年最高達近千元。雖然四季度鋼鐵行業傳統淡季出現,但是隨著市場緊平衡的出現,預計鋼價還有上漲行情,而2017年鋼鐵行業整體繼續好轉也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