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中國大陸由世界工廠蛻變為世界市場,臺灣地區機床產業受惠于大陸市場的拉動,很快從金融海嘯的沖擊中恢復元氣。2010年臺灣地區機床出口額為29.95億美元,創歷史最高水平,其中對...
摘要:中國大陸由世界工廠蛻變為世界市場,臺灣地區機床產業受惠于大陸市場的拉動,很快從金融海嘯的沖擊中恢復元氣。2010年臺灣地區機床出口額為29.95億美元,創歷史最高水平,其中對中國大陸出口13.61億美元,所占比重升至46%,提高了16個百分點。2011年1~2月,臺灣地區的機床出口額達5.24億美元,同比增長68.2%。其中,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額為2.11億美元,同比增長71.9%,占總出口額的40.2%。
在經歷了金融危機之后,2010年臺灣地區機床出口額已恢復到2008年的水平,并再創歷史紀錄。據臺灣機器工業同業公會統計,2010年臺灣地區的機床出口額為29.95億美元,同比增長72%,是全球第四大機床出口地區,出口排名僅次于日本、德國和意大利。2010年臺灣地區的機床產值為38.03億美元,同比增長68%,是全球第六大機床生產地區。
受惠大陸市場出口額再創新高
臺灣機器工業同業公會機床專業委員會會長盧國棟表示,中國大陸由世界工廠蛻變為世界市場,臺灣地區機床產業受惠于大陸市場的拉動,很快從金融海嘯的沖擊中恢復元氣。大陸機床主要市場為汽車(小排量)、能源、造船、鐵道、航空航天、工程機械、軍工和農機等。能源主要核能發電,航空如大飛機計劃,鐵道則是高速鐵路為主。臺灣地區機床若想進一步開發大陸市場,應往高端及高附加價值產品分析發展。
據臺灣地區海關部門統計,中國大陸是臺灣地區機床出口的最大市場,且所占出口比重仍在增加。2008年,臺灣地區機床出口額為37.21億美元,其中對中國大陸出口11.15億美元,占其總出口額的30%;2010年臺灣地區機床出口額為29.95億美元,創歷史最高水平,其中對中國大陸出口13.61億美元,所占比重升至46%,提高了16個百分點。2011年1~2月,臺灣地區的機床出口額達5.24億美元,同比增長68.2%。其中,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額為2.11億美元,同比增長71.9%,占總出口額的40.2%。
跳脫同質化確保利潤
盧國棟表示,臺灣地區機床產業聚落完善舉世聞名,但也存在產品高同質化的現象。他建議企業可以透過與國際機床廠商合作,或是國際并購,或開發獨特性產品來擺脫同質化競爭。這樣才可以保有合理、適當的毛利率,也是企業實現長遠發展的方法。
日本機床廠絕大多數關鍵零部件均是自制,刀塔、主軸、控制器軟件自己開發。機床企業應開發屬于自己特定的零部件,進而建立產品的特色。企業只有走精質路線生產高附加價值產品,才能保住合理毛利率,擺脫匯率及原材料上漲的影響。這是臺灣地區機床業者面臨的挑戰。
來源: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